01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子女,真的会孝顺父母一辈子吗?
只有一个答案,不一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恒定的,而是时常发生变化的。有可能,某个条件、因素、环境变了,关系也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不仅跟外人的关系如此,就连跟亲人的关系,也都是如此。
比如说,一对夫妻,有可能会离婚,有可能会名存实亡,处成陌生人。比如说,父母和子女,有可能会久病床前无孝子,有可能会隔阂加剧,渐行渐远。
在现实生活当中,再怎么亲近的感情、关系,也都是脆弱的,就跟泡沫一样,一戳就破。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永远听父母的话,孝顺父母一辈子。殊不知,随着子女逐渐长大,他们跟父母的关系,只会愈发疏远。
02
一对老夫妻的悲叹:父母和子女,并不是利益相同体。
老李夫妇有两个儿子。成家之前, 俩儿子跟父母的关系都特别好,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有时间就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对此,老陈夫妇特别欣慰。他们觉得,俩儿子对父母特别孝顺,这种孝顺,肯定是此生不变的。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随着俩儿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对于父母的态度就变了。
以往经常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大儿子,如今有了二胎,忙于赚钱,除了逢年过节,基本都不会主动回到老家见父母一面。
以往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的二儿子,如今搬到了其他的城市安家,生活压力特别大,不仅很少联系父母,哪怕逢年过节,也有可能不回老家。
这让老陈夫妇疑惑,以往,他们还是孝顺子,听父母的话,对父母嘘寒问暖,陪伴父母。如今,为什么他们就变了呢?
后来,他们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父母的家庭和命运,子女有子女的家庭和命运,大家的家庭和命运都不一样,并非利益共同体,自然关系疏远。
03
成家立业之前,子女没有婚姻和后代,也就没有个人的小家庭,只有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原生家庭。
成家立业之后,子女有了婚姻和后代,也就构建了个人的小家庭。这个时候,就会逐渐远离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原生家庭。
小孩子,都会依赖原生家庭。依赖原生家庭的本身,就是依赖父母。
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家庭,或者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逐渐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本身,就是远离了父母,不再被父母束缚。
老陈夫妇的两个儿子,不就是如此吗?结婚前,陪伴父母,嘘寒问暖;结婚后,忙于工作、赚钱、养家、育儿、婚姻,已经很少跟父母联系了。
首先,现阶段的婚育压力特别大,消磨了人之感情。连轻松的时间都没有,哪有心思去考虑孝顺父母的事儿呢?
其次,迫于压力,不得不拼命赚钱,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既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充足的精力,连顾好自己的小家庭都困难,根本不可能顾及父母。
04
父母和子女,究竟是利益共同体,还是两个家庭的陌生人?
子女还未结婚的父母,会觉得子女是利益的共同体。
子女已然结婚的父母,会觉得子女是两个家庭的陌生人。
也就是说,在子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有了小家庭之后,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生活状况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个人的观念、态度、想法、重心,也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以往陪伴父母的子女,如今有可能因为生了二胎,而没有时间陪伴父母。
以往经常联系父母的子女,如今有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压力山大,而逐渐变得薄情。
更让人寒心一点。以往承诺孝顺父母的子女,如今有可能因为父母卧病在床,而大难临头各自飞,逐渐抛弃了父母。
05
写到最后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
他们幻想的养儿防老,未必会成为现实,大概率会养儿不防老,甚至养儿啃老。越是上了年纪,跟子女的关系越僵。
他们幻想的子女对父母言听计从,未必会成为现实,大概率会产生代沟。子女有他们的新一套,父母有他们的老一套,两者不一样,只会产生冲突。
这个时候,有父母会疑惑,要是孩子单身不婚,难道就能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单身不婚的孩子,他们连自己有没有后代都不在乎,连自己断根绝后都不会放在心上,更别说在乎跟父母的亲情了。
父母只能要求自己,而无法要求子女。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三观、经济状况、现实压力、命运选择、利益追求,都是千差万别的。
文/舒山有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