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

即便是一个极简单的物品,没有一个标准去衡定它的价值,我们是无法像看到它的使用价值那样,用肉眼看出它的商品价值,只有从它们的交换价值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

摘自《资本论》

近日,孙宇晨在香港举办《Comedian》(喜剧演员)媒体发布会,并当众吃掉用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艺术品。该作品由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创作,旨在讽刺市场投机行为。此前,孙宇晨通过苏富比拍卖行以加密货币支付了624万美元购得此作。这一举动迅速成为热点,吸引了全球关注。

发布会现场布置融入了多种香蕉元素,孙宇晨以幽默风格调侃作品的“流量效应”,称“香蕉已成水果中的顶流”。随后,他通过吃掉香蕉的行为艺术致敬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希望激发更多关于艺术与加密社区的对话。

作为资深艺术收藏家,孙宇晨近年来曾斥巨资拍下毕加索、贾科梅蒂等大师的作品。他强调未来将致力于推动Web3文化生态,促进艺术品数字化和全球流通。在发布会上,他以幽默回应观众提问,巧妙将“吃掉香蕉”与去中心化理念相结合,再次引发讨论。

据估算,孙宇晨目前身家达24亿美元,曾多次入选福布斯“30 Under 30 Asia”榜单,是知名投资者和艺术爱好者。

【心得体会】

一根香蕉,在地摊卖1元,在超市卖2.5元,在机场可以卖到10元——位置不同,价值各异,这叫“占据了地利,就是高价”。

一根香蕉,直接吃1元,炸着吃5元,雕花后卖88元——形式不同,意义翻倍,这叫“赋予了价值,就是艺术”。

一根香蕉,普通人卖1元,销售冠军卖10元,艺术家拍到624万美元——身份不同,价格起飞,这叫“塑造了品牌,就是奇迹”。

有一本书叫《匿名的香蕉为什么不热销》谈到如何发现并且愉悦地去接受那些“意外出现”的代言人;如何创作和讲述引人入胜的品牌背后故事。现实中真的有人可以把普通香蕉卖到天价。近日,孙宇晨以624万美元的“巨资”拍下了一根香蕉,迅速登顶热搜。没错,这根香蕉不是镀金,也不是镶钻,而是新鲜出炉、货真价实、2.5元人民币一个的水果摊同款。

拍下香蕉后,他没有给它配豪华展示柜,没有将它送去博物馆,也没有等待升值,而是——直接吃了。是的,4500万元人民币换来的艺术品,就这样被“一口气”变成了午餐。

这不是简单地吃香蕉,有人说这是行为艺术,嘲讽市场的投机;有人说这不过是一场流量秀;还有人觉得这是艺术家、资本家与吃瓜群众的一场合谋:谁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愿出局

令人思考的是,一根香蕉的价格被推到天价,是否改变了它的本质?是价值的升华,还是游戏的荒谬?

偶尔有人拍个视频浪费几颗水果,被嘲奢侈浪费;而一根4500万的香蕉被吃掉,却无人质疑——这就是现实的反讽:价格越高,越显得合理;行为越离谱,越容易被赋予意义

正所谓,吃得起普通香蕉是生活,吃得起4500万的香蕉是胆识

你眼中的奢侈,可能是别人口中的艺术;你无法理解的选择,或许正是他人通往巅峰的路径。

有钱人的世界,或许你我都看不懂。

价值是否真的可以被定义?意义又是否只是人为赋予的幻象?

这个事情,你怎么看?这根香蕉的背后,究竟是艺术的魅力,还是金钱的游戏?

欢迎分享你的观点,也许你的角度,正是别人忽略的真相。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关注我,每天快速阅读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