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百姓俗称“中风”;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就是百姓口中常说的“脑梗死”、“脑梗”、“脑栓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约数百万新发患病病例,因此,提高普通人群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借着世界卒中日的契机,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脑卒中“120”识别法,可以帮助大家在早期识别脑卒中,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脑卒中“120”识别法中的“120”分别代表1张脸、2只胳膊和0(聆)听语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识别脑卒中:
1张脸: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看看是否出现了一侧嘴角下垂、眼睛不能完全闭合或双目不对称等现象;
2只胳膊:让患者举起两只胳膊,观察是否出现了一侧肢体无力或不能抬起的情况;
0(聆)听语言:与患者交流,观察其说话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有无口齿不清、言语含糊等现象。
如果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具有严格的时间窗。
- 一般来说,在发病后的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最晚也宜在4.5小时内进行干预治疗。因此,早识别、早诊治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此还要提醒大家,很多人对早期患脑卒中时存在识别误区。“120”法确实可以帮我们早期识别脑卒中,但是许多人误以为必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才是脑卒中的症状。“120”法所提到的内容是最典型的脑卒中表现,更是最容易病情加重、或者致残的症状表现。与此同时,“120”法也是最容易进行识别、最易操作的口诀法,但其中所提到的不是唯一的症状,比如在早期,脑梗死可能仅仅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前往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有些人认为轻微的症状可以自行恢复,因此选择观察一段时间,而不是立即就医,还有很多人以为睡一觉、休息一下就会好,导致错过溶栓时间窗。事实上,轻微的脑卒中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残疾、语言障碍、视野缺损、认知下降等。因此,一旦出现疑似脑卒中的症状,也应选择尽早就诊,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积极治疗。
总之,牢记简单易行的脑卒中“120”识别法,早预防、早治疗,是降低脑卒中危害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