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标题,想必不少人会露出"这怎么可能"的表情。三千对十万,这个比例差距实在太大了。按照常理,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不是找死是什么?然而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樊梨花还真就干成了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樊梨花其人
在说这场战役之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位传奇女将。樊梨花是唐代名将樊洪的女儿,生于贞观年间。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武艺,继承了父亲的"八宝紫金镗"绝技。这位女将军可不是一般的将门之女,她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更难得的是有着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谋。
《说唐全传》中记载,樊梨花不仅武艺高强,更精通兵法韬略。她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用兵之道,不在多寡,而在谋略。"这句话让人不禁想起《孙子兵法》中的"兵贵胜,不贵久"的精髓。
二、险境之中显身手
话说当时西凉国的秦琼率领十万大军来犯。消息传到长安城,文武百官都慌了神。这支大军不但人数众多,更有"飞虎队"这样的精锐,确实不好对付。偏偏此时大唐精锐主力都在东征,长安城周边能调动的兵力十分有限。
在这个节骨眼上,樊梨花挺身而出,只向朝廷要了三千兵马。当时满朝文武都觉得她是在说笑。三省六部的大臣们纷纷劝谏:"樊将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让一个女子带兵打仗,这不是把大唐的颜面都丢尽了吗?"
樊梨花却胸有成竹地说:"诸位大人,用兵之道在于智不在于力。三千精兵足矣,若不能胜,提头来见。"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连一向稳重的魏征都不由得为之侧目。
三、谋定后动显神通
领到三千兵马后,樊梨花并没有莽撞行事。她先派出细作,打探敌军虚实。发现西凉军虽然人多,但军纪涣散,将领骄傲自满。更重要的是,她获知敌军主帅秦琼有个致命弱点——贪杯好酒。
樊梨花的计谋是这样的:她先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小分队,在西凉军必经之路上扎营。营寨里故意摆满了美酒佳肴,还派出艺伎歌舞。当西凉军的先锋部队经过时,果然按捺不住,冲进营寨大吃大喝。
等他们喝得东倒西歪时,樊梨花的伏兵突然杀出。这一仗打得漂亮,一举歼灭了西凉军三千精锐,而我军几乎毫发无损。最绝的是,她让俘虏传话回去,说这里有一座废弃的酒库,存着上等的葡萄美酒。
秦琼一听这话,顿时心痒难耐。他本想派人去查探,但转念一想:这种好事当然要自己享用。于是带着五千亲兵前去"查看"。樊梨花早就在四周埋伏好了火药,等秦琼的队伍进入伏击圈,立即引爆。这一下,西凉军的主帅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四、奇谋迭出破敌军
损失了主力还不算完,樊梨花还有后招。她让人装扮成西凉军的模样,在夜间偷袭他们自己的大营。这一招可谓是神来之笔,直接导致西凉军内部开始互相猜疑。军中谣言四起,说是有人通敌卖国,军心顿时涣散。
更绝的是,她还让人在西凉军中散布消息:说大唐援军十五万即将到达。这个消息可把西凉军吓坏了,本来就军心不稳,这下更是人心惶惶。
樊梨花抓住战机,率领三千精兵发起总攻。她让士兵每人身上绑了几面旗帜,远远看去,真像是十几万大军压境。西凉军本就军心动摇,一见这阵势,立刻溃不成军。
这一仗,樊梨花用三千人马,活活把十万大军给吓跑了。战报传回长安城,满朝文武都惊呆了。那些曾经笑话她的大臣,这会儿全都闭上了嘴。
五、胜在谋略胜在智
分析这场战役,樊梨花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她深谙"攻心为上"的道理。她没有硬碰硬,而是用计谋瓦解敌军军心。其次,她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知道秦琼贪杯,就设下美酒计。这完全符合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再者,她懂得养精蓄锐。三千兵马虽少,但都是精锐,而且士气可用。相比之下,西凉军虽然人多,却是乌合之众。这让人想起了赵括的教训,光有人多有什么用?不打则已,一打就败。
最后,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樊梨花每一步行动都恰到好处,既不急躁,也不拖沓。用兵如神,这话一点不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