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每一个单位都有那么几个自诩清流者,平日里总是一副当代“海瑞”的姿态。无论对什么工作,只要上级有标准,他便能不折不扣的按照标准执行,哪怕这个标准过分苛刻、并不切合具体实情,哪怕领导都默许可以通融,他依旧要遵照标准去做。

工作过程中一味地遵循标准、坚持原则就一定可以干出优异的成绩吗?我看不尽然。比如,某地农业站站长就是这样一个新时代“海瑞”的官场人设,但此地每年的农业考核都处于末尾,因为在这个普遍圆滑的圈子里,他的刚硬搅得人人不舒服!考核,一部分看业务水平,更多的是看交情,类似于这种职场“笔架山”,绝不可能低眉顺眼去同考核人员建立私交,所以,每每考核都落得谷底。#公务员##职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机关单位的这种“一根筋”,我虽然没有贬低之意,但更无赞许之情。作为一名公务员,在体制内工作,凡事要掌握好一个度,看问题不能非黑即白,要允许灰色带存在;做人不能像钢尺,要似弹簧一般。该讲原则的时候,务必把原则树立起来,而需要灵活处理的时候,就应该随机应变。

那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举个例子阐述:如果你作为工作组验收人员去验收一条刚修的公路,恰恰这条路的质量确实不怎么样,这个时候有任何问题都要在验收报告里如实写出来,不要怕,不要因为听说项目老板是某个领导的朋友或者小舅子就不敢如实反馈工程质量问题,这就叫坚持原则。但是,若确实有你的直属领导或者你们单位一把手领导私下找你到办公室谈话,旁敲侧击让你不要把问题反馈的那么尖锐,这就到了灵活处理的时机了,就算真出了什么事情,你一个小兵的责任也不够上纲上线,并且验收报告是可以写成委婉指出问题而又不影响验收过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官场上混,眼里不能只有正和邪。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你是护卫道德底线的守门人,是值得上级信任的、能让组织放心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人往往只是领导用来达成某种目的的棋子,永远不能不能成为领导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