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前阵子我看到个视频,特有意思。
镜头一扫过,像是个诊所,坐着的都是一对对的年轻人;
我寻思,哟,这是年轻夫妇带孩子来儿科吧,大半夜的怪辛苦的。
结果仔细一看,不是带孩子来看病,这些人都是带毛孩子来的。
现在年轻人跟宠物叫“宝宝”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当自己小孩在养的。
未婚未育的年轻人,凌晨还在宠物医院给猫狗陪床。
现在人养宠物真挺“双标”的。
自己吐了,安慰自己“吐完就好了”,药都不带吃的。
小猫小狗吐了,抱起来就往宠物医院跑。
自己感冒发烧,一包999感冒灵解决,还得骂一句“死脑壳,快退烧”。
小猫小狗打个喷嚏,做个检查花掉999元,心里还美呢“没事就好呜呜呜”。
自己生病能不请假就不请,舍不得全勤奖。
小猫小狗要绝育,请一天假;
感冒了,请两天假;
尿闭,直接请一周,连着国庆假直接陪床半个月。
毛孩子住院就更不得了了,优先找24小时开门的宠物医院,熬夜也要探望;
更有通宵陪护的,一百多一晚的单狗病房,当家长的也要陪着躺一躺。
宠物家长这么卷,搞得宠物医院也都卷起来了;
提供热水毛毯都是基本操作,甚至有宠物医院专门设置了家属床,家长在这全天陪护都没问题。
其实宠物住院都没有陪护要求的,医院有专业的护士做护理,而且会定期汇报宠物的情况,在宠物出院接回家就好。
有网友说,知道医院会照顾的很好,但自己去探望的时候,本来没精神的毛孩子看到自己,眼睛一下就亮了;
她当晚都没回家取洗漱用品,直接睡在宠物医院了;
因为“陪着它,可以给它些精神力量,病好的更快一点,哪怕一点点也好”。
这谁见了不说一句:真是亲生的。
每次聊宠物的话题,都有人杠“你对你爸妈也这么好么”;
说这话属实孤陋寡闻了,听说过隔辈亲么?爸妈只会对宠物更双标。
没跟宠物相处之前,咱爸妈都是特别冷漠的;
驱虫是多余的,疫苗是浪费资源的,看病是“养这玩意干什么多费钱的”。
但相处几天后,小狗打个喷嚏也要抱着去看中医,转眼小狗中药喝上了,针灸也扎上了。
见猫之前爸爸说,敢带猫回来就炖了吃肉;
跟猫相处一天后,爸爸五体投地只为给小猫拍张照片。
见到小狗之前妈妈说:你养它不如生个孩子;
见到小狗之后:汪汪~外婆来看你啦~
有时候看父母的态度,真不知道养宠物是给他们养了个孙子还是二胎。
自从猫狗来了家里,自己就全面失宠;
原来鱼肚子上的肉都是父母夹给自己的,现在是要涮了清水喂小猫的。
这边亲生儿女吃辣条被骂不健康还费钱,那边毛孙子猫条都是管够的。
但有一点比较好,就是爸妈不怎么买保健品了,专心给宠物挑小零食,小衣服。
养着养着你就会发现,一家四口的注意力和钱包,都被这小东西套牢了。
人家管养娃叫“四脚吞金兽”,咱也一样有“养宠致贫”。
但就算如此付出,大家也都心甘情愿;
因为宠物值得,也因为这些情绪消费,其实都是为了人类自己。
人的很多“第一次”都是从宠物身上学的。
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小狗会把湿漉漉的鼻子蹭过来,小猫会一上一下的看你。
你第一次明白原来表达关心没有那么复杂,看见对方就够了。
有次你忙了一整天,而你的小猫小狗等你太久已经睡着了,在你身边一蜷,毛茸茸的身体随着呼吸一动一动;
你第一次发觉幸福这么简单,只需要一个生命不设防的陪伴。
好多人第一次签手术同意书,是给宠物做绝育;
虽然是个小手术,但你还是很紧张,下意识开始思考如何面对死亡。
好多人第一次与一个生命告别,也是和自己的宠物。
与其说人类给了宠物很多爱,不如说是宠物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
明明它们的寿命比人类短很多,却在这段不长但宝贵的时光里,我们学会了如此庞大的课题——爱与被爱,面对新生与死亡。
就像蔡崇达《我⼈⽣最开始的好朋友》中讲的,“这世间总有某些部分在意着你,总有⼀些部分,在试图陪伴你、和你交朋友” 。
蔡崇达在书里把⼈与动物互相“驯养”、互相陪伴的关系讲述得精准温情,能抚慰到人心里的孤独之处。
《我⼈⽣最开始的好朋友》12月4日上市;
书中讲述了六个关于动物好朋友的故事,在人最孤单敏感的日子里,被鸭⼦⼩⽩、⺟鸡阿花、花猫⿊咪、兔⼦佐罗、鸽⼦⽶点、⼩狗阿⻩温暖了心灵,并在⽆法挽留的失去、⽆法叫停的变迁中共同成⻓。
蔡崇达用有温度的文字,带我们回到那些陪伴过我们的小动物朋友身边,与它们再次拥抱。
告别不是一切的结束,遗忘才是。
这个冬天,在我们学会爱之前,先去发现爱。
特别策划
作者/ 脏脑丸
编辑 / 姜 姜
视觉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