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男人戴花蔚然成风。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回头再去读一遍《水浒传》,你会发现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文人阶层迅速崛起,他们的修养品味和文化内涵对社会风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提倡“以俗为美”的审美,簪花习俗的普及也是这一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之一。

从宋初开始,皇帝赐花给臣子逐渐成为一种礼制。宋仁宗时期,赐花后臣子必须戴上,这成为官员的一种殊荣。宋徽宗更是每次出游回宫都“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从驾的臣僚、仪卫也要按身份尊卑戴花。这种由上而下的影响,使得簪花逐渐成为人们渴望的一种个人殊荣,进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男子簪花在宋代成为了一种礼仪制度。通过对簪花的规定,传统儒学等级尊卑的观念得到大大加强。皇帝召近臣赏花时,会将喜爱的花赏赐给一些大臣,让他们戴在头上,以此来象征皇权的恩宠。这种礼仪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推动了簪花习俗的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人们普遍认为鲜花可以为人们抵挡灾祸,带来好运。因此,节日里佩戴鲜花成为一种习俗,如立春时人们将鲜花或象生花制成春幡佩戴在头上,端午节则偏爱石榴花。这种趋吉辟邪的心理,促进了簪花习俗的普及。

宋代男子簪花沿袭前代习俗,但较前代有几大突出变化,包括簪花主体的全民化、簪花场合的增多、所簪之花的种类增加。通过官方的大力提倡,簪花风气流传到民间,最终达到了全民簪花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