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386旅在旅长陈赓的率领下,抵达平定县城以东的马山村。刘伯承闻讯,在10月19日前往马山村,与陈赓等人会合。
刘伯承
这一段时间,由于国民党军第二战区部队在忻口有力地阻击了日军,日军被迫调转主攻方向,由开始的自北向南进攻,改为自西向东进攻。日本华北方面军派出第1军的第20师团、第2军的第108师团、第109师团第31旅团组成西进兵团,由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统一指挥,沿着正太(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铁路西犯,直逼山西东门户娘子关。
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刘伯承率领第一二九师迅速向娘子关东南及日军侧后进发,其中第386旅第771团部署在平定县桃家岭、七亘村一线,第386旅第772团则回到马山村。第771团在七亘村赶修隐蔽工事时,遭到日军偷袭,被打散了。刘伯承紧急调动第772团埋伏在七亘村,打了一场漂亮的“重叠待伏”伏击战——“七亘村伏击战”。
八路军
10月26日,日军第20师团为了切实控制正太铁路南边的平行大道,沿着从井陉县至平定县的一条小路运送军用物资。刘伯承收到情报后,安排第772团在这条小路的必经之处七亘村利用有利地形设伏,截击日军。第772团团长叫叶成焕,副团长叫王近山,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
果然,10月26日拂晓,日军一支庞大的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进入第772团的伏击圈。第772团有意放过日军的先头部队,等辎重骡马进入伏击圈内在发起突然袭击。前面说过,这是一条小路,道路狭窄,不利于日军兵力展开和火力发挥,日军被打得狼狈逃窜。此战持续两个小时,八路军以伤亡10余人的代价,共毙敌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陈赓在日记里记载:“今日终日搬运胜利品。群众无需雇请,自动参加搬运。孔氏村、泉口及另一村公推代表携猪一只求见,说为庆祝第八路军的胜利。”
七亘大捷烈士公墓园
不过,刘伯承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国民党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13军军长汤恩伯电话告知,决定放弃娘子关,并劝告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也赶紧撤退。同时,从前方侦查的情报得知,日军正在大规模沿正太铁路向东进攻。撤,还是不撤?刘伯承认真分析后,判定日军必然会向阳泉为目标发动大规模追击,前方必然极为需要弹药和粮食,一定会尽快向平定运输军需品,七亘村依然是日军必经之路。
刘伯承揣摩到日军的心理,他们以为八路军不会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便制造假象佯装撤军。10月27日,第772团神不知鬼不觉地绕了回来,再次在七亘村设伏。稍微不同的是,上次埋伏地点在七亘村东面,这次在西面。
10月28日清晨,日军辎重部队在100多骑兵、300多步兵的掩护下,果然沿着这条小路过来了。等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第772团第3营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组成了严密的火网。这一仗,八路军伤亡20余人,击毙日军100多名,缴获骡马几十匹。
在战利品中,八路军找到了一份渴望已久的“宝贝”:两张军用地图。一张是华北地区军用地图,一张是山西省军用地图,是日军从阎锡山的军用仓库里抢去的。此前,刘伯承拜访阎锡山时,找他要几份军用地图,阎锡山回答说没有。刘伯承迫于无奈,只好使用袖珍本的中学生地图。
阎锡山
伏击战是兵家常用战术,但从古以来的军事指挥人员都不会在同一个地点前后安排两次伏击战,所谓“兵不重伏”是也。但是,刘伯承艺高胆大,一反常态的在同一个地点,三天内先后两次设伏,并大获全胜,这在战争史上也不多见。
据称,此战被英国军事专家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后来不少国家在军事教材中收入了这个战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