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自主品牌又“杀疯了”。
来看各车企的销量,比亚迪连续两个月交出了50万+的成绩单,今年突破400万销量板上钉钉;奇瑞和吉利分别交出28万辆和25万辆的成绩,同比分别增长32%和25%;传统新势力三强中,理想4.87万辆的销量成绩环比出现下滑,今年冲击50万辆大关颇有难度;小鹏迎来最强表现,月销首破3万辆;蔚来仍稳定在2万辆的销量成绩。
表现突出的也不少,广汽埃安重回“4万辆俱乐部”,零跑汽车首破4万辆大关,深蓝汽车首破3.5万辆大关,北汽新能源、阿维塔、岚图、智己均突破万辆大关。
乘联会预测,11月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达到2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达到128万辆,渗透率继续在50%以上,看来“金九银十”之后,车市热度并未减弱。
年终冲刺,车企“各显神通”
有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12月在销售政策上将继续加码,部分车型将追加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现金优惠。对于在中低端市场称王的比亚迪来说,每一分降价都能有效助力销量提升,看来在今年的收官月,比亚迪有机会向60万辆发起冲击。
理想同样为年底冲量带来新政策,虽然无法达成年初制定的80万辆销售目标,但年销突破50万还是有希望的,前提是产能能够跟得上。目前理想与年销50万还有不到6万辆的差距,理想推出的12月补贴政策有希望助力其达成这一里程碑。其中,三年免息五年低息的政策最具吸引力,同时,理想还推出首付7.98开走理想L6的政策,配合3年免息,加上L6价值6000元的保险补贴以及8000元的选装基金,此外还有1.5万元的置换补贴,定购理想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鸿蒙智行11月则交付超4.19万辆新车,得益于智界11月的回暖,鸿蒙智行得以喘息。智界产能完成爬坡,智界R7共交付近9000辆,拉升鸿蒙智行的交付量,但也从侧面表明,问界销量在进一步下滑。鸿蒙智行也为最走量的 问界M7 ( 参数 丨 图片 )打造了至高4.28万元的购车权益,旨在拉升问界整体销量水平,不过对比问界以往的补贴水平,目前的补贴与此前差异并不明显,是否能在年终有效拉动问界销量还是个问题。
目前仍有几家品牌受限于产能原因无法大幅提升销量。小米无需多言,近期表现突出的小鹏汽车和零跑,同样存在产能爬坡问题。业内人士表示,零跑11月锁单4万辆新车,但产能受限,目前已将部分车型限制锁单数量;小鹏上周锁单数量达到9400辆,11月锁单量达到7万,但同样受限于产能,无法做到及时交付。
以目前趋势看,由于国补倒计时,以及各车企加码购车权益,新能源销量或将进一步提升。
环比增长,燃油车有复苏迹象
按照乘联会预测销量,11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3.3%,相比10月将继续增长。虽然燃油车渗透率被进一步蚕食,但车市整体向好,燃油车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部分传统品牌发布的销量,奇瑞11月销售超28万辆新车,其中燃油车销量超过20万,同比增长6.1%;吉利汽车三大品牌共销售超25万辆新车,其中燃油车占比51%;长安汽车11月销量达到27万辆,其中燃油车销量达17.5万辆左右。此外,一汽丰田也公布了销量成绩,11月共销售9万辆新车;别克在推出“一口价”后,11月终端销量达到4.3万辆,其中GL8和 昂科威 都有回暖之势。
各家车企推出不同程度的促销,或是“一口价”策略后,加上国补政策,燃油车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出现回暖迹象。目前,燃油车已连续四个月实现环比增长态势。
实际上,燃油车回暖对车市有着积极作用。新能源时代,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原先稳定的车市变得更加动荡,具体表现为全民稳定有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自2021年中国新能源销量呈大幅上涨趋势,截至目前,近百家新能源车企中实现盈利的只有三家。另一方面,由于车市内卷带来的价格冲击,原先能保持稳定盈利的燃油车企,如今利润也极其微薄。
反映到行业中,主流车企与供应商大规模裁员,转让工厂,新能源品牌相继倒闭,经销商相继倒闭。反映到市场中,车企车卖得越多,亏损或负债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反映到产业中,此前几十年建立的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和金融管理体系,近几年都需要从头再来。而燃油车市回暖,或能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一个典型的案例,近期比亚迪被曝出要求经销商2025年持续降价的新闻,实际上只是目前车市内卷下的一个缩影。燃油车鼎盛时代,同样有车企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新闻出现,这在汽车行业中屡见不鲜。为何此次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能掀起舆论风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下汽车行业的环境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
燃油车鼎盛时期,无论是车企或是供应商,均有利可赚,整个行业处于良性发展态势。而目前,车企在不赚钱的情况下持续内卷,带来的后果便是全行业的萧条。
写在最后:近期出现的两个重大新闻,一个是国家正在研究2025年最新的国补政策,无论是延续今年的补贴力度,还是加大补贴力度,都会持续促进车市热度;另一个便是最新的汽车年检政策,引入了OBD检测后,无疑是进一步促进燃油车报废的手段。
能够预见的是,2025年车市会持续繁荣,整体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但同样预示着,内卷将比今年更加凶猛,明年车市的厮杀,或有可能决定大部分车企未来的命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