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城市名称的称呼竟也引发了一场争议,有人指责外地游客把“哈尔滨”称呼为“尔滨”是对这座城市的不尊重。

就连冰城左右哥也不堪压力,把从喊“尔滨”到改口称“哈尔滨”,还被网友们称之为所谓的“知错就改”,并将此前“尔滨”的称呼视作歪风,这种观点实在是狭隘且有失偏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位于松花江流域,历史上曾是渔猎民族的活动区域,女真族在此建立了重要的城市。

哈尔滨最早的名称有几种不同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公元1115年的《辽史·宛罕传》中,当时称这个地方为“哈儿宾”。

后来在金朝时期,被契丹贵族称为“哈尔浑”,意为“野人”。元代时称为“哈尔浑河”,明代称为“哈尔浑赫图”,清代初期则统称为“哈尔浑河”。

也有说法认为哈尔滨是阿勒锦村的转音,在女真语中意为荣誉和名誉,出现于辽道宗耶律洪基(1055-1101年在位)末年,到元朝时,由于读音相近,阿勒锦就成了哈尔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尔滨”这一昵称的出现,并非是无端的恶搞或对城市名称的亵渎。它恰恰是哈尔滨这座城市与游客之间情感亲昵互动的生动体现。

游客们怀着对哈尔滨的热爱与新奇,这就如同人们给亲朋好友取爱称一样,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亲近表达。比如,你叫李建国,和你是同事关系的人,当然会称呼你的全称。

而和你要好的战友,朋友和同学,一定会称呼你最后的那两个字“建国”这样的称呼既亲切,又暖心还能反映出你们之间的良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语言本就是鲜活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词汇、新的称呼不断涌现,这是时代进步与文化交流碰撞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理性的去看待这个变化,不能以僵化的、传统的观念去束缚语言的创新与活力。

“尔滨”的流行,正是在网络时代、旅游热时代背景下语言与时俱进的表现。

它代表着哈尔滨已经被全国的游客所接受和喜爱,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幸被游客们起上一个昵称的。一个城市有了昵称,就证明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特点或者独特的文化。就证明这个城市很有潜力或者很有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个世纪,人人向往的世界第一城纽约的昵称或绰号就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大苹果”和“哥谭”。‌

“大苹果”这个昵称源自20世纪初,当时纽约对外来移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大苹果”,暗喻纽约“好看又好吃,人人都想咬上一口”

另一个昵称是“哥谭”,最初由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作品中提出,后来在蝙蝠侠漫画中作为背景城市而发扬光大。包容的纽约人民坦然的接受了这些昵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是一个人,平时你很严肃没有亲和力,你周围的人是绝对不会给你起上一个昵称的。只会背地里给你起上一个绰号。

因此,把“尔滨”这个称呼冠以所谓的“歪风”之说,完全是夸大其词。

这不过是哈尔滨的名声,已经逐渐向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样的现象,而不是上纲上线地进行批判与纠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无论是庄重的全称“哈尔滨”,还是亲切的昵称“尔滨”,都是这座城市魅力的不同展现。

我们应倡导多元共存,而不应该被那些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的人的言论所裹挟,片面地去否定一方,让原本充满活力与热情的旅游文化氛围变得紧张和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