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手术费已经有人交了。”护士站在窗口,语气平静地告诉我这句话。
我愣住了,手里的银行卡差点掉在地上。
站在缴费窗口前,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问:“什、什么意思?谁交的?”
护士微微一笑:“具体是谁我不清楚,但确实已经交过了。”
我转过头,茫然地扫视着医院大厅,试图找出熟悉的面孔。
谁会在这种时候帮我们?母亲的手术费可不是小数目,9万块,对我这个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是掏空了全部积蓄。
就在我满脑子疑问的时候,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人朝我走了过来。
他四十岁左右的模样,眉目间透着一股温和的气质。距离近了,他开口道:“大哥,好久不见,你还记得我吗?”
我愣了一下,心里一阵恍惚。他的声音很陌生,但那双眼睛却让我觉得熟悉。我疑惑地问:“我们……认识吗?”
他微微一笑,语气中满是感慨:“我是小勇啊,小时候常到你家蹭饭吃的小勇。”
他的声音刚落,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那是1995年的冬天,我们村里最寒冷的冬天。
那一年,我刚上小学三年级,家里条件一般,但父亲勤劳,母亲贤惠,一家四口日子虽然不宽裕,却也过得踏实。
村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好说话,谁家有个急事,总能找到我爸帮忙。
村子里住着一个孤儿,叫小勇。他父母在他五岁时因车祸双双去世,从那以后,他就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
小勇的爷爷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靠种几亩薄田勉强糊口,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我第一次见小勇,是在村口的土路边。他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袖口已经磨破,露出冻得通红的手。
他蹲在路边捡别人丢弃的玉米穗,眼神里透着倔强。
我好奇地走上前问:“你在干什么?”
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低声答道:“捡点玉米带回去,家里没粮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勇的爷爷病得厉害,已经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
村里人虽然同情他们,却也都自顾不暇,能帮的并不多。
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她听完沉思了一会儿,叮嘱我:“以后放学路上看到小勇,就喊他来家里吃饭,别让孩子饿着了。”
从那以后,小勇几乎成了我们家的常客。
每次饭点,他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我妈一边给他添饭,一边叹气:“这孩子真可怜,年纪轻轻就没了爹妈,日子太苦了。”
父亲抽着旱烟,沉着脸说:“他爷爷年纪大了,撑不了几年。要是大人走了,孩子还怎么活?”
没多久,小勇的爷爷病情恶化,没熬过那个冬天。爷爷去世后,村里人提议将小勇送到福利院,但他死活不肯走。
他跪在村支书家门口哭着喊:“求求你们别送我走,我不想离开爸妈的坟,我就在村里,哪怕讨饭也行!”
最后,村支书没办法,只能让他留了下来。
父亲见他孤苦伶仃,索性隔三差五接济他,给他送粮食和衣服。母亲更是把他当成半个儿子,逢年过节都会给他做一身新衣服。
小勇也很争气,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们村的学校条件差,老师常年调走,他却从不抱怨,捧着一本破旧的教科书,常常学到深夜。村里人都夸他有出息,说他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走出这个穷山沟。
可是,到了初三那年,小勇的生活却再次陷入困境。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可学费加生活费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村里人虽然为他高兴,却也帮不上太多忙。
小勇背着录取通知书,满脸倔强地对父亲说:“叔,我不读书了,读书太花钱。我去县里打工,攒点钱再说。”
父亲听完这话,沉默了很久,最后狠狠抽了两口旱烟,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勇,你有这志气是好的,但打工不是长久的路。书,你得读!钱的事,我想办法。”
从那以后,父亲开始四处借钱,甚至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牛,只为了凑够小勇第一年的学费。
母亲也变着法子省钱,把家里种的红薯和玉米拿去集市卖补贴家用。就这样,他们硬是咬着牙资助了小勇整整三年。
小勇也没让我们失望。他在县一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里的医科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跪在父亲面前,哽咽着说:“叔,阿姨,没有你们,我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等我毕业了,一定好好报答你们!”
父亲把他扶起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叔不图你报答,只希望你将来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后来,小勇去了城里,和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
父亲有时会念叨:“也不知道小勇现在怎么样了。他读书那么好,应该有出息了吧。”
母亲则常常叹气:“只要他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我们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那天,母亲的手术很顺利。术后第二天,小勇穿着白大褂,亲自到病房给她检查身体。
母亲一见到他,愣了好几秒,随即激动地拉住他的手:“小勇!真的是你?你都成医生了?”
小勇点点头,眼眶泛红:“阿姨,是我。当年要不是您和叔,我哪有今天。”
母亲一把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欣慰:“好孩子,你能有今天,我们就放心了。”
小勇轻声说道:“叔和阿姨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现在我已经是市医院的副主任了,只要你们需要,我随叫随到。阿姨的身体我已经看过了,没什么大问题,恢复得好很快就能出院。”
父亲听说小勇的事后,感慨万分:“小勇读书那会儿,我就知道这孩子有出息。现在看来,我没看错人!”
小勇笑着说:“叔您别这么说,今天的我,全靠您当年的支持。以后我就是您和阿姨的儿子,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从那以后,小勇和我们一家人来往频繁,经常抽空来看望父母,还会给他们带药和保健品。他对母亲说:“阿姨,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我还指望您多陪我几年呢。”
母亲笑着回答他:“小勇,看你现在这么出息,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回想起这些往事,我心里百感交集。父亲当年资助小勇,并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如今,小勇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份恩情传递了回来。这世间最动人的,莫过于人心的善意。那些你曾经伸出的援手,终究会在某个时刻,以温暖的方式回到你的身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