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前,琼瑶曾发长文悼念丈夫,在文中多次用到一个词——不如归去。

文末引用了她在1968年写在小说《庭院深深》中的歌:

“不如归去 ,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
两个世界 ,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
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一位86岁的老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词汇。

但文章发布时并没有引发什么反响,因为这位86岁的老人是琼瑶大半辈子都在践行“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琼瑶。

她文字里的情绪永远像油画色块一般浓烈,以至于大众更多只是把这篇文章看做某种6年前插管风波的后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时,79岁的琼瑶与继子继女爆发激烈矛盾,导火索是要不要给病重的丈夫平鑫涛插胃鼻管。

当时矛盾的核心,也在今天琼瑶遗书中再次被提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年,琼瑶的丈夫平鑫涛中风住院,琼瑶一直在社交账号上记录自己陪床照顾的心路历程。

其中细节非常痛苦崩溃,譬如难受到吃抗抑郁药,心绞痛只能自己抱住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然后躺在床上背唐婉的《钗头凤》……

文字很有画面感,也很琼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年4月,琼瑶发布了多篇长文,记录回忆丈夫患上失智症的过程。

后来她在采访中透露,丈夫失智后自己每天都会问丈夫三个问题。

“你好不好?”“你有没有不舒服”“你爱不爱我?”,并直言“我们之间,就靠这3个问题支撑着”。

而当患上阿兹海默的丈夫已经不再能认出她,对着她喊出“妈”时,琼瑶陷入了巨大的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治疗方案上,琼瑶和平家子女(平鑫涛与原配的孩子)意见相左,但在麻醉科医生的建议下,琼瑶还是妥协让平鑫涛插上了胃鼻管进行治疗。

琼瑶在看到丈夫因插管而不适呻吟后,自己也极度痛苦。

因为她认为自己同意为丈夫插管、是一种对他意愿的“背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互发公开信彼此反驳。

在这个过程中,琼瑶其实比较处于舆论的下风。

平鑫涛儿子平云在公开信中点出,“真正的重点始终不在于究竟要不要插鼻胃管这件事,而是我们跟您对于父亲值不值得继续活下去的认知不同”。

平云的女儿也紧接着发文,希望大众看完平云这封公开信,“没有戏剧化的台词,只有身为人子最深的哀痛与不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之下,琼瑶的控诉与回应的确更情绪化、私人化,她反复强调的“爱人不再爱我”“没有意义”的痛苦不止平家子女无法理解,大部分围观者也很难立刻共情。

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这个命题显然难以纯粹地以“爱情”为唯一评判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风波的核心,本质是生命价值观的差距。

平家子女出于孝道、不舍、社会道德等因素想要延续父亲的生命,而琼瑶则不忍爱人极度痛苦地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在琼瑶的书《雪花飘落之前》中有更详细的阐述,她在前言中将“老、病、死”的痛苦煎熬形容为惨烈,并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医院照顾丈夫时,琼瑶在病房外独自看了一部叫《美好的味道》的电影。

本以为是美食电影,实际上却是一部科幻片。

电影讲述末日之前,所有人类先是失去了嗅觉,又失去了听觉,但还是顽强活着,用其他方式来弥补。

后来又失去了味觉,食不知味让人类恐慌、但仍为了生存吞咽没有味道的食物,最后人类失去了视觉,末日来了,人类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