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要】汽车智能化时代,不变的永远是“变化”。

尽管线控制动市场集中度颇高,由博世等厂商牢牢把持,但一次缺芯潮、一阵Onebox集成化转型的东风,就让国产新势力线控制动企业有了突围的机会。

同驭科技、拿森科技、利氪科技和比博斯特都逐渐成了这场厮杀中有了姓名的“来将”。

下一步如何获客,重点在于怎样打造出一两个标杆客户。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汽车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以下为正文:

2010年,大陆集团推出one-box产品MK C1(集成ESC),实现150毫秒内传导制动压力、100%制动能量回收,同时系统减重30%,最高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

2013年,博世首次量产two-box路线的ibooster+ESP产品,能实现相似甚至更为优质的功能。

在线控制动渗透率不足3%、线控转向渗透率不足1%的2010年前后,博世、大陆、采埃孚三家德系tier 1早早地开始执天下之牛耳,如果故事正常进行,大概率不会有其他家什么机会,国产新势力至少5年才诞生在襁褓之中。

但历史偏偏要让线控制动的市场更热闹一些。

2020年,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导致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极不稳定,恰逢需求暴涨,产能迟迟跟不上,“囤货”“本土供应链安全”成为此后各个高科技产业的新主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线控制动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但看似稳固的大盘却从此裂开了几道缝隙,国产新势力也真的从中长出了苗头。

与此同时,巨头博世率先拉开了 Onebox 取代 Twobox的帷幕,新的弯道正在到来。

强敌环伺的包围圈中,国产新势力能否稳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生命力?

01

Twobox开始的事业

2016年,线控制动新势力还酝酿在襁褓之中。

这一年,同驭科技和拿森科技正式成立。

同驭科技的创始人舒强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7届校友,其核心创始团队均来自同济大学,属于从L4无人驾驶车的底盘零部件起家的学院派。

而拿森的创始团队多来自上汽、博世,核心创始人此前在上汽旗下子公司从事转向业务,具备一定产业背景,拿森曾获长安汽车投资,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线控制动系统产品规模量产上市的自主企业。

彼时,新能源车普及率低,自动驾驶也尚在酝酿之中,传统制动领域的龙头博世的第二代线控产品也刚刚推出,线控制动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还算是新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化背景下真空源缺失,需要线控制动完成助力。自动驾驶级别不断提升,责任划分转移需要执行机构更加灵敏。同驭和拿森瞄准了电动化、智能化渗透加深趋势下,Twobox线控制动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在创业伊始开始就朝这个方向深耕。

2020年8月,同驭汽车的EHB系统在乘用车市场规模化量产上市。彼时,同驭的一大特色是价格相比行业更低。

拿森科技则在2018年便实现了国内首个电控制动助力系统Nbooster的大批量投产。

但显然海外巨头的量产经验更加充足,从市场份额看,过去TwoBox时代,博世是妥妥的全球第一。2022年及以前,博世曾经一度占据乘用车线控制动市场的90%。直到现在,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等外资供应商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风险,各家客户还是从2020年开始逐步接触了诸多国产线控制动厂商,尽管单量不算大,但也足够支撑起一个“小角色”的诞生。

站在2020年的节点,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能够活下去,已经是一家初创/刚刚量产的公司能够收到的最好消息。

少部分人则若隐若现地感觉到,路线仍在变革,一场真正的突围,或将随着Onebox的到来而引发更大的风暴。

02

Onebox带来的突围豁口

市场的迷人之处在于,当你以为新能源车渗透率飙升、自动驾驶成为行业风口、线控制动迎来伟大时代之时,一盆冷水可能会适时地迎面泼来。

2022年下半年,当很多厂商拿着刚刚开发出来的Twobox线控制动产品自信满满地走入市场,却发现不少客户开始不买账了。

一场属于Twobox的时代正在随着EHB Onebox的到来而显得纷乱复杂。

最早上车量产的Onebox产品来自于博世。

2019年,博世在凯迪拉克XT4上首次搭载量产Onebox方案产品IPB,次年又成功上车比亚迪汉,自此线控制动领域逐步开启了Onebox大批量上车的时代。

三年之后,Twobox不再是各大主机厂新车型最感兴趣的话题,Onebox方案已经成为主流新车型的标配。

同期,国外量产的Onebox产品还有大陆的MK Cx系列,以及采埃孚IBC等,同样熟悉的三家,沿袭下来的成熟技术与强大品牌力,让他们有着飞快的转身速度。进入2023年,各老牌供应商产品基本已更新迭代到 Onebox方案。据最新的高工汽车研究院数据,在今年10月份上市的乘用车新车型里,线控制动方案几乎90%是Onebox。

放眼国内,老牌线控底盘厂家伯特利于2021年量产Onebox产品,是国内首家实现Onebox量产的自主品牌供应商,其产品在制动能力、建压速度和能量回收效率等方面与国际厂商如博世相当,其Onebox产品WCBS已经覆盖了多家头部自主品牌车企。

不同点出现在一项数据上——EHB的国产化率达到了30%左右。同驭、利氪、比博斯特、拿森等新势力线控制动企业开始频频出现在视野之中。

强者环伺之下,外有博世,内有上市多年的伯特利,突围的豁口缘何敞开了?

其一,缺芯潮之后,主机厂敏锐地意识到,自身出货的多少同博世芯片供应分货的数量紧密相关。

在这个前提之下,要保障供应链安全,就必须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让博世一家独大。所以,当前主机厂将部分车型的线控制动板块分配给多家国产线控供应商,成为了行业内比较统一的操作。

各家主机厂也纷纷出手投资线控制动的相关公司,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科技在疫情当年就发布了自己的One-Box产品——智能集成制动系统BSC。2021年,首发搭载在比亚迪e平台3.0的首款纯电动车,如今已经搭载在旗下多款车型,并于2023年开始,在非比亚迪品牌(赛力斯)量产交付。

巨头博世可能也没想到,虽然Onebox战场是由自己打开的,但时局也在飞速轮转,无意间给国内的新势力企业让出了不少发展空间。

其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开了线控制动EHB和工程经验的耦合,这也是博世等老牌Tier 1的市场份额在当下受到国产线控制动新势力威胁的核心原因之一。

在 L4 级自动驾驶场景下,EHB 只是一个执行机构,主要承担执行电机操作、完成刹车动作,这与L2、或者更为传统的汽车线控制动要完成的工作有一定区别,更聚焦、单纯。

这种变化打破以往 EHB 和工程经验紧密捆绑的局面,削弱了博世等老牌 Tier 1 单纯依靠工业工程经验积累建立的优势,给国产新势力突破市场封锁带来可能。

其三,Onebox集成度更高,降本效果明显,而汽车产业链对于零部件降本,向来不能抵挡。

基于此,博世与伯特利虽然有先发优势和工程经验,其份额也难以避免地被新势力们所侵蚀。

03

两手准备,新势力成功突围

时间调回2021年,利氪科技和比博斯特便在Onebox风口爆发的前夜成立。

利氪科技成立之初,正值疫情期间芯片缺货阶段,利氪当即决定主攻市场的稀缺业务,从全解耦的液压线控制动Twobox方案开始着手攻克,基于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以及核心研发团队在ESC产品上多年的经验,公司在成立之初决定同步着手难度系数最高的Onebox方案的研发。

2022年下半年,利氪公司的产品成功实现量产,同时也是在这一年,线控制动EHB发生了路线切换,利氪也正是在此时凭借自身较为成熟的Onebox产品,在线控制动市场上攻城略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在Onebox领域初出茅庐,但凭借过硬的产品落地能力,利氪在2023年迅速发展、斩获大量定点项目,且其中大部分都是Onebox方案,到今年已经有多款车型陆续量产。

目前,利氪已经完成C轮融资,3年累计融资金额超16亿元,公司早期便获得了创新工场、元璟资本,力合资本等头部美元基金的资金加持,同时获得中科院旗下相关国家战略基金的投资,以及杭州、合肥等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利氪科技还备受一众主机厂的青睐,如奇瑞、一汽、北汽等相关产业基金同样位列股东阵容之中。

其主要研发团队大多来自于国际tier1和车企底盘部门。结合研发和生产团队多年积累的经验,利氪至少拿下了线控制动量产稀缺的工程经验。

另一家企业比博斯特成立于2021年,创始人刘晓辉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14 年入学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完成硕博连读。

在智能底盘赛道爆火之时,刘晓辉拉上朋友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创办了比博斯特,并邀请到清华大学教授宋健、于良耀担任联合创始人,其他高管来自于比亚迪、上汽、博世、通用电气等巨头。

比博斯特作为清华系线控底盘创业代表,汇集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20余年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了智能制动、智能转向、智能悬架控制器、域控制器等线控底盘全系产品矩阵,目前,比博斯特的Onebox和Twobox方案均已达到量产状态。

颇为有趣的事实是,在路线转换的产业历史上,成立时间早,不一定就转型早,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前文所属的另外两家新势力,拿森和同驭,尽管和在线控制动早期就开始布局,但在Onebox领域则起步稍晚。

但近期,二者也开始跟随市场趋势进行切换,布局Onebox产品线。同驭推出的Onebox方案预计在明年上车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同驭当前并不偏重获取乘用车市场的车企客户,而是无人配送车等L4项目都做。这是一个看上去更偏长期、政策、资源的路径,公司也主要出身学院派。

鉴于同驭此前主要绑定哪吒汽车,其乘用车的线控制动产品市场其实还有待开拓。

成立比较早的拿森抓住Onebox的市场机遇,在国产公司中不算早,决策转型时间略晚,但好在最近也逐渐出货,有了一些成绩。

2023年,拿森实现了Onebox产品——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NBC2.0的批量投产,据悉Onebox产品在长安、吉利、北汽等品牌的部分车型上已经量产,单月Onebox出货数据超过2万台。

总的来说,线控制动的行业格局,偏向走马圈地,各新势力厂商与背后车厂的绑定,已逐渐稳固,接下来,就看各家能否服务好已有的一两家核心客户,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唯一的风险是,尽管时局利好,新势力们却仍身处博世、伯特利等巨头笼罩的市场环境中。

当刘玄德还在操心落脚之处的时候,曹操和袁绍早已蓄粮屯兵、做好了灵活应战的准备,优势缩小,但并不是没有优势。

想要取胜,身位就只能比对手更灵活!

04

尾声

汽车智能化时代,不变的永远是“变化”。

一次缺芯潮、一阵Onebox集成化转型的东风,国产新势力线控制动企业有了突围的机会,同驭科技、拿森科技、利氪科技和比博斯特逐渐成了这场厮杀中有了姓名的“来将”。

但入场券并不多,身前有巨头压迫,身边是似同而异的影子,接下来如何获客?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智能化时代的线控制动市场,打低价格、狂堆出货量、积累小客户,并不是当前阶段的实质竞争焦点。

“一旦在产品和客户服务上积累起优势,很多客户自然会找上门来。”打造出一两个标杆客户,或许比用价格战抢夺更多客户更为重要。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汽车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加入芯流汽车研究知识星球,获取:1)快于公众号文章的一手产业动态信息;2)更加深入的行业趋势与公司价值判断;3)快速、私密、深入的业内交流。适用于:市场趋势洞察、技术方向判断、辅助投资标的决策等。领取下方优惠券,即刻加入:

- XINLIU -

喜欢就奖励芯流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