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朋友,一定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威猛印象深刻。

在电视剧中,孙悟空打上了凌霄殿,玉帝吓得趴到桌子底下,要求下边人去请如来佛祖。其实,这个细节是编剧改的,而且改得非常不好。

这么一改,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孙悟空无比厉害,天庭对他无能为力;第二、如来佛祖更加厉害,灵山实力远在天庭之上。

然而,当观众朋友们看到孙悟空保唐僧过程中战绩平平时,几乎都不可理解。孙悟空这么厉害,怎么越来越不能打了。

如果照着原著拍,必然会削减孙悟空的实力。如此一来,观众不会有疑问了,但是也不会那么喜欢孙悟空了。

其实,《西游记》中的玉帝并没有那么坏,也没有那么霸道,同时也没有受到被打入桌子底下的屈辱。

《西游记》中的玉帝表现得很大度,格局比孙悟空大太多。在孙悟空闹天宫的过程中,玉帝很好地表现出了一位三界共主的大气与包容。

玉帝王者风范的背后,是他五百年的苦心经营。奠定玉帝三界共主地位的,其实是封神大战。封神大战前后,玉帝做了什么?

封神之前,玉帝已经是名义上的三界共主,然而实际上他的权力是有限的。

那么玉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于玉帝的来历,有无数种说法,不过真正符合封神、西游宇宙观的说法,应该去原著中寻找蛛丝马迹。

先看一个有趣的细节。如来佛祖要收服孙悟空时,孙悟空提出想坐一下玉帝的位置。佛祖嘲笑了孙悟空一番。

佛祖说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这样算来,玉帝光修行就修了2.268亿年。

在《北游记》中,玉帝在轮回中曾经有两度被玄都大法师度化。玄都大法师在《封神演义》中出现过,是太上老君唯一得了真传的弟子,法宝是八卦紫金炉。

他对封神大战没有太多兴趣,出场的次数也不是很多。

不过,在《北游记》中,他两次度化玉帝,因此是玉帝的老师。这奠定了他在天庭的崇高地位。玉帝将他封为妙乐天尊,享有“天尊”的荣誉封号。

在整个神仙体系中,天尊是非常高的荣誉,可以理解为荣誉的顶峰,能够称天尊的大神寥寥无几。

如果从师承上讲,玉帝是太上老君的徒孙。玉帝与老君的关系在任何著作中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各种猜测,五花八门。

然而,从封神大战前后三界的格局可以推测出,玉帝这个角色应该是老君一手创造出来的。

封神大战之前,三界的格局是“三教共治”,做顾问的是鸿钧老祖。鸿钧老祖是三界格局的开创者,他的三个弟子是他最为得力的助手,分别创立了三教。

太上老君掌控人教,元始天尊掌控阐教,通天教主掌控截教。鸿钧老祖放权三位弟子创教前,是三界唯一的统领者。

其他不是这个系统的仙也可以享受作为仙的尊荣,但是没有神权。

鸿钧老祖是神权与教权牢牢掌控在手里的超级大仙。然而,凡是修仙都逃不过劫数,鸿钧老祖也是如此。

神仙可以长生,但是无法不老。当鸿钧老祖无法逃避劫数的时候,他只能选择退位,将教权、神权等,分配给自己的三个弟子。

鸿钧老祖的一体模式,很快就变成了三体模式。鸿钧老祖认为,这个模式或许更能稳定三界。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非常有进取心,势力很快就变得格外庞大。太上老君只收了玄都大法师一个弟子,没有再扩大门徒。

三教之间的矛盾在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中展开了,而太上老君作壁上观,并没有参与其中。

截教、阐教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是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双方都拼命收徒弟,通过收徒弟、比势力进行军备竞赛。

阐教对徒弟有所考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所以团结了一批很厉害的大仙。截教则有教无类,收纳了一大批妖魔鬼怪进入系统,从而成了数量上的第一大教。

在封神大战之前,阐教与截教的矛盾已经难以化解了,三教共治的格局受到巨大的挑战。

此时,鸿钧老祖出来调停,最终产生了一个新的机制,在三教之上成立一个组织,安排一尊神来协调三教的矛盾。

这尊神没有实际上的权力,但是有足够的权威。

三教中太上老君的势力最小,于是鸿钧老祖安排老君培养一位大神,将其放在这个位置上,名义上高于三教,实际上又不管三教的具体工作,类似于君主立宪。

一个叫玉帝的大神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

当然,玉帝最辉煌时期的全称非常长,在这里就不重点展示了。总之,给他的荣誉非常高。

太上老君用真气化成一个胎盘,让玄都大法师进入劫数中,不断磨炼玉帝,让他在不同的时空中经历生老病死,经历权力与修行,总共用了两亿多年,终于培养出来一位在道德上符合三教的标准,同时有足够的权威可以统领三教的大神。

玄都大法师之所以连续两次度化玉帝,就是因为培养玉帝是太上老君给他的硬指标。玉帝的出现,让三教的矛盾缓和了太多。

太上老君通过控制玉帝,获得了最高权威,而阐教与截教通过壮大势力,平分三界的地盘。

元始天尊阐教系最终选择西昆仑作为大本营,而通天教主的截教将东蓬莱当作道场,所有弟子都生活在蓬莱周边的仙岛上。

太上老君则在天庭,辅佐玉帝,协调三界,名义上治理三界。

经过一些劫数之后,三界有共主的事情已经被广泛传播,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共主来仲裁与协调,所以玉帝的声望在增长。

这就势必需要为玉帝建设基本的行政体系与军事体系,以便于处理民事与军事的各种琐碎事情。

对截教与阐教来说,他们都是修仙的,都自由自在,没有人愿意协助玉帝去处理那些杂事。于是,三教共治的模式面临巨大的危机。

做仙,自由自在;做神,饱受拘束。如何让仙去做神呢?

三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太上老君替玉帝寻求鸿钧老祖帮助。鸿钧老祖再度出面,要求三教拟一个封神榜,通过封神来解决天庭没有人干活的问题。

从最终的封神榜单可以看出,上面并没有太上老君的人。有意思的是,太上老君一直在封神大战中非常积极。

破解截教的几次重大阵法中,太上老君的身影一直都在。很多人不理解,太上老君为何如此积极。其实,这背后是玉帝的安排与诉求。

三教拟封神榜的时候,通天教主甚至都没有看名单。在他看来,有几个弟子上榜也无所谓。毕竟,他旗下弟子众多。

再说了,只要弟子们好好修行,在关键的几年不下山,基本上不会出问题。

也有人认为,通天教主是看了名单的,知道自己的弟子很多都上了封神榜。

根据笔者对原著的分析,封神榜应该被篡改过。三教首领签署封神榜后,该榜由元始天尊掌管,而负责封神工作的是姜子牙。

为何说这次封神榜被篡改过呢?其实,封神的最后,截教与阐教两败俱伤,阐教获得了胜利,多数弟子没有上榜,但是元始天尊最得意的弟子,失去了千年修行,全部要重修。

截教弟子基本都上榜,失去了修仙的机会。所以说,封神榜的安排,直接平衡了截教与阐教的势力。

那些没有上榜也没有失去法力的阐教弟子,最终倒向了西方教。封神的最终结果是,截教、阐教覆灭,西方教崛起,天庭崛起。

谁得利,肯定背后有谁在动手脚。不仅老君,连西方教的两个教主也不干净。

对封神榜动了手脚的,多半是太上老君,而要求太上老君动手脚的必然是玉帝。元始天尊本该是封神之后的老大,可惜的是,他失去了势力,最终退出了三界的领袖地位。

最终形成的格局是,太上老君为顾问,元始天尊血亲掌控天庭行政,玉帝名义上执掌三界的局面。

有人会说,封神大战最大的赢家是太上老君,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如果结合《西游记》来看,最大的赢家只能是玉帝。

太上老君逐步失去对天庭的掌控,最终沦为名义上的顾问,而玉帝成为三界真正的大BOSS。

在《西游记》中,老君和玉帝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玉帝对老君特别尊重,老君来凌霄殿的时候,玉帝会亲自下台阶去欢迎。

另一方面,老君对目前的局面并不满意,处处想给玉帝整一些麻烦。同时,老君暗地里也在勾结西方教,希望平衡玉帝对三界的权力。

在孙悟空上天的时候,老君已经沦为给玉帝炼丹和造军火的人了。玉帝为了笼络天庭道教的弟子,每年召开一次丹元大会。

这个大会是天庭道教的年度总结大会,大会用来表彰神仙的物质就是仙丹。老君为玉帝炼丹,本身就说明,原本可以统领三界的老君,已经被矮化到成了玉帝的仆人。

另外,天庭最厉害的兵器,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等,都是老君亲手打造出来的。可见,老君也沦为了天庭军火制造人,位置矮化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了仙丹后,老君面见玉帝,用词非常谦卑,说自己炼丹是为了“伺候”陛下开丹元大会。

种种迹象表明,老君地位被矮化,从而对玉帝非常不满,故意开丹房,让孙悟空偷丹。他就不想伺候玉帝开会。

为何这么说呢?

孙悟空之所以有机会偷丹,是因为燃灯来访,老君安排所有丹房的工作人员都去听讲了。然而,这里有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青牛精。

牛精无需听讲,一直给老君看门。有青牛在,孙悟空是不可能偷得了仙丹的。

不仅如此,孙悟空大战十万天兵的时候,老君明明有机会用金刚琢收了金箍棒,可是他就是不这么干。

即便是不得不出手,也仅仅是拿金刚琢击中了孙悟空的头部而已。还有就是八卦炉,老君清楚里面有巽位,孙悟空不可能死,还装模作样地炼他。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孙悟空出了八卦炉后,老君被孙悟空带了一下,来了个倒栽葱。在封神大战中如此厉害的太上老君,竟然像个弱不禁风的老人。

这显然不合理。更不合理的是,孙悟空闹到凌霄殿的时候,青牛精也没有出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君与玉皇大帝的关系,已经从封神大战时的亲密无间,变成了如今的主仆关系。

从侧面也可以得出很残酷的结论,封神大战后,玉帝迅速崛起,取代了老君的位置。原本三教共治到老君一统的格局,变成了玉帝一统三界,老君被边缘化。

所以说,玉帝才是封神大战最大的BOSS,也是最终的赢家。

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玉帝在老君鼻子下,是如何实现三界一统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封神大战后的三界格局,以及具体是如何一步一步统领三界的。

其实,聊这些需要搞清楚,所谓的三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

所谓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根据修行的程度而定的。

如果仔细分析这三界,会比较麻烦。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就把世界分成三个维度,一个是天庭,一个是人间,还有一个是阴间。

围绕人间的权力运作最为精彩,也最残酷。

封神大战之后,西昆仑基本上成了废墟。原本阐教的大本营,很快就凋落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阐教里比较厉害的一批仙在封神大战中彻底失去了修行,要重修。

另外一批有想法的仙,在燃灯的带领下,去了灵山,参与创立西方教,所以西昆仑很快就失去了优势地位。

早在阐教占据西昆仑之前,昆仑就有神仙存在,这位统领一切的女仙就是西王母。阐教势力比较雄厚的时候,西王母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没有太多实际的地盘。

她的地盘仅限于被弱水和炎火拦住的西昆仑主峰。她在主峰上一心培养蟠桃,并没有参与阐教的任何事务。

阐教分裂进而覆灭后,西王母又重新收拾山河,获得了西方各界修行者的一致追捧。她是西方尤其是西昆仑周边唯一有统治权的仙。

与西王母相对,以蓬莱为中心的东方洞天福地,也因为截教的覆灭出现了新的统治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东王公。

事实上,在截教发展起来之前,东王公一直是东方的统治者,掌控的是实际上的世俗权力。西王母也是一样,很早就掌控了西方的世俗权力。

当截教与阐教如日中天的时候,东王公与西王母的权力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封神大战奠定了天庭的诸神体系,所谓神就是有一定职位的仙。西王母、东王公实际上享有神权,但没有神职,只能归为仙的行列。

封神大战之后,玉帝做的第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将西王母与东王公化为神,也就是将人间东西方的势力名正言顺地纳入到天庭的版图里。

具体的过程我们会有专门的文章去讲,不过在这里可以简单提一下其中的逻辑。天庭的体系奠定后,老君忽视了对三界的平衡,只顾着平衡天庭,忘记了玉帝是有修为的帝王。

玉帝的能力结合了老君与玄都大法师,同时又有他做玉帝的经验。所以,玉帝的能力很快就超出了老君所能掌控的范围。

玉帝做的第一件事是提高西王母的地位,将其变成了王母娘娘。在《封神演义》中,她叫瑶池王母,依然是西王母。封神大战过后,她就升为王母娘娘了。

这个位置相当于掌管一切阴性神的实际执行者。在当时,这显得很虚,但是随着天庭势力的扩张,这个职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王母娘娘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玉帝与王母的关系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夫妻,有人说是兄妹,有人说是母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也会有专门的文章论述,在这里不重点讲了。

玉帝的另一个动作是将蟠桃会天庭化。原本只在西昆仑举办的蟠桃会,升格到了天庭,变成了给天庭神职人员延续寿命的重要大会。

蟠桃也就成了天神度过每个天劫最重要的物质。西王母从仙变成神,意味着玉帝对西昆仑有了重要的掌控。

玉帝掌控西昆仑,而不是在老君的领导下掌控西昆仑,所以西昆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玉帝可以驱使的势力。而王母娘娘也将自己的人安排到了天庭,如,沙悟净、玉兔精等。

沙悟净做了玉帝的卷帘大将,玉兔精做了月宫里的重要主管,辅佐王母娘娘治理天庭阴性神。玉帝提升西昆仑地位,将西昆仑纳入他的管辖范畴,并没有引起老君的注意。

在老君看来,西昆仑的阐教已经废了,将西昆仑纳入天庭也不会有什么气候。

然而,玉帝接下来的动作是将东蓬莱也纳入到了天庭的范畴内。

具体的做法是,玉帝将东王公升格为东华帝君,将东华帝君炼的九转金丹当作与蟠桃有同样效果的重要仙界物质,来奖惩诸神。

东华帝君从东方仙,变成了东方神,进而上到天庭,在天庭有了一席之地。

玉帝在东王公与西王母之间,设计了一些有争议的职权,让他们一直在斗,然后玉帝做他们的仲裁,于是玉帝就牢牢把控了西昆仑与东蓬莱。

当然,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关系也有多种版本,我们以后会专门提到。

玉帝将东华帝君的女儿们,编给了西王母管辖。所谓的七仙女下界,织女嫁给牛郎等,这些女仙都是东华帝君的女儿。也有版本认为她们是玉帝的女儿,在这里不多解释了。

西王母与东王公的关系也很复杂,我们在未来也会有专门的专题来讲。

尽管玉帝无法撼动天庭截教弟子构成的诸神体系,也无法动摇元始天尊家族掌控的天庭行政与军事体系,同时无法撼动老君在教权方面的权力,可是他另辟蹊径,开拓了一块属于他的地盘,而其他任何势力都无法干涉到。

这才是玉帝崛起的核心密码。其实,这个局面在封神大战开始前玉帝就已经布局好了,只是三教的领袖没有看清楚罢了。

拥有了对人间东西方的掌控,并不意味着玉帝就可以在天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要想彻底掌控天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他的下一步就是与佛教联盟。这个佛教是燃灯带领阐教弟子与西方教两位教主联合创立的。

玉帝与西方教的联盟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他在天庭有了可以支配的军事力量,同时他的势力进入幽冥界,掌控了阴间。

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将黄飞虎封为东岳大帝,全称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是五岳大帝之首,而五岳大帝手里有一项权力是管辖阴间的。

所以,阴曹地府的位置就设在泰山下,而黄泉路也在泰山周边。然而,东岳大帝这个职位有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没有一个特别完整的阴间体系。

东岳大帝要管人间祸福,还要管地狱的事儿,但是地狱又没有一套说得过去的班子可以用。这项权力在他那里是浪费了,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真空。

看到这个问题的神仙不多,玉帝非常精明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着手布局。

玉帝在以东岳大帝为首的五岳大帝下面设立一个酆都大帝,专门管理阴间。酆都大帝实际上是阴间的最高神。

在酆都大帝下面,玉帝根据方位设计了五位鬼帝,来协助酆都大帝管理阴间,同时五个鬼帝下面,又设计了十殿阎王,来做执行工作。

以东岳大帝为首的五岳大帝很快就被酆都大帝架空了。

上文我们提到过,玉帝在安排东西方与阴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与佛教开始联盟了。

此时,李靖已经从西方到了天庭,从燃灯的弟子变成了托塔李天王。玉帝对佛教势力的利用,在阴间也表现得极为明显。

如果玉帝仅仅自己安排了阴间的所有事情,恐怕无法给老君交代。

于是,他创意性地在阴间的体系中设计了一个“教权”,将这个教权的统领者给了佛教,而不是人教、阐教、截教的后人。

玉帝的这个操作意味着,老君对阴间的任何改变,都会动佛教的利益,也就意味着会动燃灯的利益,而燃灯与老君曾经是亲密战友,也是私交很好的朋友。

这位被安排进地狱获得教权的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本来是可以做佛祖的继承人的,就是因为佛祖给他安排了掌控地狱的这个职位,所以地藏王放弃了成佛。

地藏王当上了幽冥界负责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一把手,又名幽冥教主。

行政方面,一切归酆都大帝管,而思想方面,对灵魂的改造方面,对灵魂的度化方面,全部归幽冥教主管。

幽冥教主是个终身职位,而地藏王曾经公开表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然而,佛与菩萨的区别是,菩萨有权力,佛没有权力,只有荣誉。地藏王放弃成佛,意味着佛教掌控地狱意识形态将是永久性的工作。

是否退休重要吗?当然重要。

玉帝安排的酆都大帝是有任期的,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说,酆都大帝的任期是三千年,任期一到即改任。

从封神大战到现还差二十多年才满三千年。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任的酆都大帝尚未退休,但也快了。

然而,地藏王菩萨可没有任何退休的意思。可见,玉帝为了掌控地狱,对佛教让渡了不少权力。

也有人表示,地藏王菩萨只是一个小菩萨,怎么可能获得佛祖的继承权。

其实,这是大家不了解佛教故事所做出的判断。在讲佛祖在灵山崛起的部分时,我们会重点讲其中的门道。

佛祖灭度后,经历五十六亿万年,弥勒佛会继承佛祖的位置。

那么这个空档如此长,该怎么办呢?佛祖安排了一位摄政王来统领佛教,这位摄政王也就是代理佛祖地藏王菩萨。

从这个安排可以看出,地藏王菩萨的地位是如此特殊,权力是如此显赫。

玉帝掌控了东方与西方之后,又掌控了地狱,也与佛教达成了密切的合作协议。他唯一没有彻底拿在自己手里的,是天庭截教弟子组成的诸神体系。

这个体系基本上控制在元始天尊家族手里。玉帝接下来的所有工作都是与元始天尊家族的嫡系斗来斗去,同时平衡截教弟子诸神的利益。

可以说,玉帝已经从虚位君王,变成了拥有一定权力的实际领导者。

在《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无需直接向玉帝汇报,但是需要间接汇报。他的汇报要让阎罗王带到天庭。

这也给了玉帝统管阴间的合法性,同时也抬高了玉帝的地位。阎罗王上天汇报这件事,本身就说明,玉帝对阴间的行政已经彻底拥有了管辖权。

尽管地藏王牢牢把控地狱的思想发展,可是随着玉帝权力不断扩大,地藏王的权限也受到了很多限制。

在孙悟空闹天宫的时候,玉帝对阴间的掌控早已超过了地藏王。所以说,扫平阴间是玉帝崛起的重要标志。

就连地藏王给玉帝写的信,也不得不规规矩矩,以臣子的口吻来写。当然,这个时候的玉帝已经一定程度上驯服了元始天尊的血亲们,对天庭的截教诸神也有了不少话语权。

结语

在《封神演义》中,很少出现玉帝的影子,可是他的影响力与布局无处不在。三教的领袖,一个比一个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让玉帝在夹缝中崛起,最终统御了三界。封神大战之后,老君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场大战,最终的结局是自己慢慢出局。

更难过的恐怕是元始天尊,他完全想不到,自己的体系也不堪一击,打赢了封神战,也彻底没有了战斗力。除了为儿子们争取了一些权力外,他成了彻底的输家。

同样感叹的还有通天教主。他可能会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出手参与封神大战。然而,已经晚了,截教的辉煌不再,通天教主也没有了三教的话语权。

算来算去会发现,玉帝才是封神大战的助推者,他才是搅动封神的最大力量,也是谋篇布局的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