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
如果每一个志愿者是一道微光,汇聚在一起,就是万丈星河。近日,来自上海金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的朱迪、上海泛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张铭伟、上海市青浦监狱的鞠沂韬、云汉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符振铎、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张旻等五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2月6日(周五),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吴昊也将实现捐献。这6位志愿者分别是670例至67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他们为6位患者送去了独一无二的生命礼物。
今天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一起向所有无私付出的志愿者们说一句:“辛苦了,谢谢你们!节日快乐!”
670例
朱迪
2020年,朱迪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通过观看影视资料,我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意义,并在集中入库宣讲活动中深有感触,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不幸遭遇的同情,我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10月,朱迪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他第一时间就表示同意捐献。“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用实际行动传递生命的力量、诠释人间大爱,非常有意义。截至目前,上海已有660多例志愿者成功捐献,以他们的经历自省,在面对困难时坦然处之,一点点付出换来一个生命的重生,很值得!”
朱迪在公路养护岗位上工作已有11年,平日里主要负责公路日常养护、维修等工作,为了及时完成工作,他和同事们时常需要连续作业,甚至还要熬夜加班。得知朱迪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同事们也积极分担了他的工作。在家人的全心全意的照顾和领导、同事们的支持鼓励下,朱迪开始安心准备捐献。“现在家里孩子还小,只知道爸爸是去做好事,等他大一点,我想把我的经历讲给他听。”
一袋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份爱的期许,在采集工作顺利结束后,由专门负责运送的志愿者安全及时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生命的种子将在患者的体内“生根发芽”,冲破疾病的阴霾,迎接重生的欣喜!
671例
张铭伟
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张铭伟的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工作安排在同一天进行,为了让抽血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小张一边抽血一边给自己加油鼓劲,他憨厚开朗的模样让大家不禁会心一笑。
生活中,张铭伟是一个幽默风趣、善良有爱的青年。2016年,学校组织开展有志青年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集中入库活动,通过工作人员的宣传讲解,张铭伟产生了登记入库的想法。之后,他特意咨询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亲戚,深入了解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些细节问题后,最终决定报名入库。“将自己代入患者的角色,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合适的供者真的太难了,多一个人加入,就多一份希望!”
2019年,张铭伟第一次接到初配成功的消息,挂断电话后,他激动地征得了家人同意,很遗憾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实现救人的心愿,他默默祝愿,希望患者是遇到了更合适的供者。今年11月,他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多年等待,归来仍是少年心。“当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的缘分来了!”从接到电话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爱的加速度,全力保障救助生命。
“我来助你!”尽管由于注射动员剂,身体不适感非常强烈,但张铭伟依旧充满动力。“我感觉自己挺厉害的!”幽默的自我夸赞,也是大家心中都想对他说的话:张铭伟,你真的很棒!
672例
鞠沂韬
“尽我所能,救助生命。”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鞠沂韬始终坚守服务人民的信念。2012年,还是一名新警的鞠沂韬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在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时,他主动报名采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说,作为一名警察,挽救生命在前,热血当仁不让!
登记入库第二年,鞠沂韬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然而也许是缘分未到,他并没有等到进行下一步的通知,这件事情成为了他心中的一抹遗憾。时光流转,这一等,就是十二年。今年11月,鞠沂韬再一次接到了来自上海分库的电话,当得知自己是该患者在全国范围内唯一配型成功的志愿者时,使命感油然而生。“如果我不去做,患者就失去了仅有的希望,面对抉择无需犹豫!”他坚定表示愿意捐献,家人在了解过后,纷纷表示尊重和支持他的选择,也为他的大爱善举感到自豪。
在鞠沂韬完成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后,他的岳父因病住进了医院。工作之余,鞠沂韬还会匆匆赶到医院照看老人,生活也许总会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幸而一切安好。想到患者家人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鞠沂韬期盼着能够尽快完成捐献,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痛苦。在入院前一周,岳父顺利完成手术,恢复状况也很好,鞠沂韬终于可以安心入院救人。在大家爱的见证下,这场“生命的连线”顺利完成。
鞠沂韬说,翻看以往捐献者的宣传报道,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志愿者的大爱无私,他们的善举深刻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非常自豪能够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行列中来,成为其中的一员。他希望,从爱出发,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673例
符振铎
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和网络等渠道的宣传科普,符振铎改变了之前“敲骨吸髓”的错误认知,真正了解到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通过外周血采集分离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进而用于救治血液病患者。他希望能在适龄之际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救助生命贡献一份力量,2020年8月,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10月,符振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最初还以为遇到了诈骗,差一点儿挂断电话。当确认自己真的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并表示愿意捐献。“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的医学技术成熟可靠,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救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登记入库后的每一天,他都在等这个机会,现在终于等到了。
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中,符振铎顺利完成捐献,并为远方的患者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成功配型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希望通过此次移植手术,为你彻底赶走病魔。请勇敢地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医学的力量,也相信自己。我们一起加油,愿你早日康复,未来充满希望与光明!”向生命伸出援手,一份郑重的承诺,牵起了两个生命的“髓缘”,跨越时间,见证延续生命的奇迹。
674例
张旻
父亲一直是他的榜样,在张旻的记忆中,父亲总会定期去献血,即使面对母亲的不理解,他依旧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去做。在之后成长的岁月中,张旻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深刻地认识到捐献的意义,一份希望,承载另一个生命的重托,一个决定,关乎另一个生命的存亡。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救助生命、传递爱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右一为张旻)
参加工作后,张旻在规划院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一拍即合,相约一起去做一件温暖的事,2007年5月,几人相互鼓劲来到爱心献血屋完成采样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们用一腔热血为青春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记忆不会褪色,只是埋藏在时光里,今年7月,一个陌生电话,唤起过去的记忆,也让张旻想起了曾经许下的生命之约。
年少的一腔热血没有被时光冲淡,尽管肩上承载着家庭的责任,还要考量家人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的顾虑,如何征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是张旻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想到此刻与自己配型成功的患者,在无数个日夜里经受着漫长的煎熬,几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终于等到幸运的眷顾,他还是选择坚定初心,伸出援手救人。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具体事项,张旻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和爱人一起咨询了专业的医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家人也逐渐放下心中的担忧,最终选择支持他的决定。
张旻热爱足球,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肆意昂扬,因为坚持锻炼,他的身体素质一直很好,接到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结果全部合格的消息后,张旻高兴地调侃道:“四旬老汉,依旧可以捐献!”在大家的陪伴中,张旻顺利完成捐献。“几万分之一的幸运,奇妙的缘分让我们从此血脉相连,希望患者接受了我捐赠的造血干细胞之后早日康复。”
675例
吴昊
“小朋友,你好呀!莫惧病痛,心怀勇气与信念,造血干细胞在你的康复之路上点亮光明。虽历经风雨,但曙光已现,未来定有暖阳照耀,繁花相伴。愿你重拾健康活力,重回校园努力学习,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是吴昊为远方患者送去的祝福。
吴昊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的一名员工,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出色地完成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个善良有爱、热心公益的青年。2021年3月,他在参加无偿献血时留存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9月,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面对意愿征询,吴昊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吴昊说,短短三年时间,他等到了救人的机会,真的非常幸运。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耐心开导,给他们详细讲解捐献流程,最终获得家人的支持。因为平时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比较大,吴昊第一次体检结果中几项指标显示异常,为了保障顺利实现捐献,他积极调整状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复查后一切正常,只待入院捐献。
为了能早一点挽救患者的生命,吴昊匆忙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赶赴医院。他将于本周五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随着采集日期的临近,吴昊内心十分挂念远方的患者,他希望尽快完成捐献,也能早一点帮助到患者。大爱无声,他用热血为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感谢所有志愿者,
祝大家节日快乐!
来源: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