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这天,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披露了当下艾滋病在国内青年学生中的传染状况。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新报告青年学生病例分别为:2977人、3677人、2733人、3010人,四年间共报告12397人。
四年报告的数字是12397人,并不意味着四年里只有这些人感染了艾滋病。一来是艾滋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有一个很长时间的潜伏期;其二,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恐艾”心理,致使已经知道自己感染的人也不敢说出来,而是拼命地隐藏感染的事实。所以,这个数字只是医疗机构掌握的部分数字,实际发生的数字,恐怕更严峻。
蓝皮书显示,发病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9.9岁,而更年幼的患者也已出现。据深圳疾控中心披露,艾滋病感染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初中、高中刀阶段的病例已经多次出现,年龄最小的一例不足13岁。
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发现这么多,说明很多学生依然缺乏健康的、安全的性观念,自我防范意识很缺乏,发生危险性行为的不在少数。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呼吁要尽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打破性的神秘感,帮学生掌握性知识,了解自我防护的常识。然而,羞于言性、耻于言性的现象,依然积重难返,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如有似无。而关于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就更加少了。这种现状,对于预防艾滋病非常不利。艾滋病易防难治,如果宣传到位、普及到位,人人都对艾滋病有所了解、有所警惕,艾滋病的流行一定会得到控制。
近些年来,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有明显进步。譬如,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2024年6月20日声称,他们研制的新药来那卡帕韦,每半年注射一次,可以达到100%的预防艾滋病作用。早在2019年5月,来那卡帕韦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接受过多种疗法且多重耐药的 HIV-1感染患者。鉴于其明显的预防效果,《科学》杂志建议,这种新药应该优先发放给在校的学生使用。
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重点人群中,今年新报告的学生病例中,86.8%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一种现实:年轻学生有机会使用网络交友,敢于不顾危险与社会人士发生性关系,除了说明他们对性行为、性道德的认知处于一种松弛状态;同时也表明,这些人对于同网友、同社会人士发生性关系的危险性全无认识。通过网络结识的网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士,双方往往尚在不甚了解的状态下,就贸然发生了性关系,尤其是无保护的性行为,感染的机率自然大幅增加。
2021年6月,联合国表决通过了一个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政治宣言。政治宣言承诺,到2025年,将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将每年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病例控制在25万例以下,并消除与艾滋病病毒相关的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实现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
如今看来,这一预定目标的实现依然面临艰巨挑战。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63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新增约13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两个数字与预定目标的差距都很大。
为了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我们必须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中小学的课堂里就开始普及基本的性知识,让孩子们早些认识到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常识,了解何为安全的性行为,何为危险的性行为,尽早形成对性的正确认识。
如今,我国的高校里,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数量不少,而非洲是艾滋病的发源地和高发地。高校对此应该有所警惕也有所行动,尽到对学生提示提醒的义务。
总之,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的普及,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都应该有所作为。中国人的家庭里,素有讳于谈性的传统,这种情况应该得到改变。从孩子对性朦胧地有感觉又存有好奇心的时候,就应该得到提示,否则就可能因无知而发生危险性行为。
自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人类已经与之战斗了40多年。艾滋病已经从高危绝症变成了虽然仍在流行但已可防可治的状态,科技的进步已经清晰可见。但是,距离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困难依然艰巨,不宜盲目乐观。在这种现实之下,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安全的性观念,仍然是当下最可取、最容易见效的举措!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