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评论
作者:赵柯岚,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叙利亚战火重燃,中东和平曙光难现?》
(正文约25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黎以停战协议生效之际,叙利亚战火再度重燃。当地时间12月2日,反对派武装突袭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郊区的军事据点,叙利亚境内迅速陷入紧张局势。该联盟兵分两路,一路北上直指叙利亚的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另一路则朝阿勒颇南部地区进发。目前,反政府力量已经控制了阿勒颇的大部分区域,并且有小股部队向南渗透,接近了叙利亚中部的哈马市。面对反政府力量的攻势,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目前仅在城市北部的少数地区进行抵抗,并努力在哈马一带建立新的防御线。
黎以冲突的暂时平息本应为地区和平带来一线曙光,但叙利亚的局势却迅速恶化,成为新的动荡焦点。自 2020 年以来,在俄罗斯和土耳其调解下,叙利亚内战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此次袭击标志着叙利亚内战的重启。这一时间节点的重合暴露了中东地区多年内战造成的深层政治与社会撕裂,再度凸显地区局势复杂性。事实上,中东地区的冲突长期以来被历史、宗教、地缘政治和外部干预等多重因素交织,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区域之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东为何难以实现持久和平?
▲ 反政府武装人员在阿勒颇中部巡逻。
中东乱局的历史与现实
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由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地缘政治共同塑造。从历史角度来看,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当时欧洲列强通过诸如《赛克斯-皮科协定》等协议按照自身的战略利益划分了该地区的政治版图,而忽视了当地民族和宗教的复杂性。这种随意的疆界划分不仅在当时埋下了冲突的种子,而且在这些国家获得独立后,继续引发治理危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作为中东问题的核心,自以色列国的建立以来,领土争端与宗教对立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在现实层面,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内部矛盾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中东的复杂局面。美国与俄罗斯等大国在中东地区支持不同阵营,使得该地区成为大国博弈的前线。特别是在叙利亚问题上,美俄的对抗不仅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化,也阻碍了政治解决方案的推进。同时,以伊朗与沙特为代表的地区强国因宗教、资源与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不断,伊朗支持什叶派势力扩张,而沙特则试图遏制其影响力。
▲ 叙利亚抗议者在大马士革挥舞着伊朗、俄罗斯和叙利亚国旗,抗议美国发动的空袭。
叙利亚的动荡是中东乱局历史与现实的缩影。一方面,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的矛盾持续升级,国内派系对立难以调和。尽管“伊斯兰国”势力已被削弱,但其残余势力依然活跃,威胁着地区安全。另一方面,外部势力的深度介入也使得叙利亚本土政局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缩。首先,美国为实现遏制伊朗的方针,不断加大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其次,俄罗斯在2015年出兵叙利亚,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及各种反对派武装发动袭击,同时扩大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最后,土耳其在库尔德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密集的军事打击和高压管控进一步将局势复杂化。长期冲突导致数百万叙利亚人流离失所,难民的涌入对周边国家造成巨大压力,也对国际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基础设施的破坏与重建难题,使得叙利亚的复苏之路充满阻碍。
中东动荡的深层原因
首先,权力真空与政治秩序的缺失是中东动荡的关键因素之一。阿拉伯之春运动虽然推翻了一些长期执政的政权,但其后遗症却表现为部分地区长期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控制,导致权力真空的形成。这种权力真空不仅削弱了国家治理能力,也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在这些地区,政治秩序的缺失使得国家难以有效应对内外挑战,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其次,宗教与民族矛盾是中东动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对立,以及各民族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2017年库尔德自治区举行独立公投,引发伊拉克政府的强烈反对,并导致紧张的军事对峙。此外,中东地区的宗教矛盾不仅限于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对立,还涉及其他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例如,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及伊朗与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加剧的。
再者,资源争夺与经济困境也是中东动荡不可忽视的因素。石油资源的分配与争夺,以及经济制裁与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应,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挑战。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而经济制裁和贸易壁垒则限制了地区国家的发展,加剧了社会不满和动荡。石油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循环方式,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这种不平等加剧了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分裂,使统一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石油利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全民所得难以迅速提高,高失业率和严重贫富分化成为问题,为极左平均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提供土壤。
叙利亚未来局势走向
此轮冲突爆发后,叙利亚政府得到了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但反对派、库尔德武装以及恐怖组织的残余力量仍然是稳定的重大挑战。叙利亚未来能否实现长期和平,取决于各派势力能否达成政治妥协,并有效解决分裂问题。
外部势力依旧是决定叙利亚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美国与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大国在叙利亚的军事介入将深刻影响该国未来局势。美国考虑在阿萨德与伊朗划清界限并切断通往黎巴嫩真主党的武器输送路线后解除对其制裁。这表明美国可能利用制裁作为杠杆,试图削弱阿萨德与伊朗的同盟关系,从而在地区内重新布局。此外,地区经济合作对于缓解叙利亚及其周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矛盾至关重要,通过推动地区经济合作,可以为叙利亚的重建和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因战争和制裁造成的经济困境。
▲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左二)在大马士革会见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左一),强调叙利亚将全力打击境内所有极端组织。
最后,国际社会在中东动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机构,需要强化人道主义援助与维和行动,以减轻冲突对平民的影响。同时,国际社会应避免过度军事化介入,而应加强多边外交,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此外,加强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OIC)等地区组织的协调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以缓解矛盾,也是国际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参考资料
[1] 王林聪. 大国竞争下中东局势新变化与中国—中东合作[J]. 当代世界, 2022, (10): 39-44.
[2] The Civil War in Syria: An Intractable Conflict with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EB/OL].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21. https://www.iiss.org/online-analysis/online-analysis/2021/12/the-civil-war-in-syria-an-intractable-conflict-with-geopolitical-implications/.
[3] Advance of Syrian Rebels Threatens Wider Instability in Middle East [EB/OL]. The Irish Times, 2024. https://www.irishtimes.com/world/middle-east/2024/12/02/advance-of-syrian-rebels-threatens-wider-instability-in-middle-east/.
[4] Ye, L., Lee, C., and Anderson, T. (2020). Uncovering the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onflict Zon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395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369-0.
[5] 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Inquiry on 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EB/OL]. OHCHR, 2024. https://www.ohchr.org/en/hr-bodies/hrc/iici-syria/independent-international-commission.
作者简介:
赵柯岚,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研习兴趣为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中欧关系。
编务:赵柯岚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民智开通了“知识星球”,欢迎大家订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