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示的名单共有5441家企业,其中新认定的企业有3012家,复核的企业共有2429家。据不完全统计,现已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超过900家。江苏省2023年认定795家,复核73家,2024年认定2219家,复核148家,为2024年公示通过企业最多的省份。近几年的经济形势影响,各地复核申报要求的小巨人企业越发减少。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小巨人申报主导产品所属领域和产业链指标配套,助力大家2025年申报。
一、申报原则
(1)应已经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对于已成为我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不再推荐新申报“小巨人”企业。
(3)对于与我部已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控股关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过50%)的企业,以及同一集团内生产相似主导产品的企业,不予推荐。
二、主导产品所属领域和产业链指标配套
核心基础领域的深耕者:专注于制造业的核心版图,涵盖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精细制造,关键软件的自主研发,先进基础工艺的迭代升级,以及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稳固提升。这些不仅是制造业的血脉,更是国家实力的微观体现。
制造强国战略的排头兵:积极响应并融入制造强国战略的十大重点领域,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制造”的深刻内涵,为国家的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网络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在信息基础设施的搭建、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守护等方面,我们的产品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助力构建坚不可摧的网络长城。
关于“链”与“品”的双重考验,认定机制已为我们勾勒出清晰的路径——旨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试金石,更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环。我们诚挚邀请各申请企业,以此为镜,自我审视,看是否能在这两大维度上绽放光彩。尽管这些指标带有一定的定性色彩,但它们却是专家评审时最为关注的要点,每一份判断都凝聚着专业的智慧与严谨的态度。
进一步而言,审视现有“小巨人”企业的布局,不难发现,超过六成已深耕于工业基础领域,用匠心独运的产品诠释着“关键”二字的分量。而剩余企业则广泛布局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阵地,以科技创新为翼,翱翔于产业蓝天。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的审核视角并不仅限于企业的产业归属,更看重其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与贡献。同一链条上,不同的环节往往承载着截然不同的使命,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关键性作用千差万别。因此,无论是作为“补短板”的急先锋,还是“锻长板”的领军人,亦或是“填空白”的探索者,每一位参与者都至关重要,共同编织着产业强国的宏伟蓝图。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