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广州国民政府手上的武装力量,除了两广地区的部队之外,还有以程潜和朱培德等革命志士留驻广东的客军(湘军和滇军),加上这些部队足足有7个军,而到了北伐开始后,随着唐生智第8军的加入,整个革命军人数也达到了8个军10万人,这8个军也构成了北伐军的主力和原始股。

这8个军分别是:

何应钦第1军、谭延闿第2军、朱培德第3军、李济深第4军、李福林第5军、程潜第6军、李宗仁第7军和唐生智第8军。

那么可能有好事的人会问,虽然都是8个军,但是所属的堂口、规模和实力肯定不一样,那么在这8个军里面, 战斗力如何排序,哪个军又是最强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军各位大佬

实力最末:第5军和第3军

这里面实力最弱的是朱培德的第3军和李福林的第5军。

朱培德的第3军是滇军队伍组成,朱培德算是最早跟随革命军的地方势力,早年从云南一直辗转两广作战,虽然有百战之姿,但战绩确实乏善可陈,而且每打一仗,损失都不小。同时因为排外的关系,每次补充都会选择云南籍士兵补上,但毕竟当时和现在不一样,愿意背井离乡去老广被叫靓仔的云南人毕竟很少,朱培德也是照单全收,这就导致了兵员素质很差,李宗仁就曾调侃过“不拘一格年龄,故战斗力极弱”。

军官也多是云南讲武堂毕业,所以相较而言,比较封闭和保守。

在北伐之前,一共被编成的2个师8个团又一个营(炮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培德将军

在北伐期间,朱培德的第3军在江西作战的时候还被何应钦的第1军霸凌,抢夺本该属于的其的战利品,而滇军第3军连反抗都不敢反抗,最后还是作为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看不下去,利用职权帮助其拿到过冬被褥,要不然第3军在江西连冬天都熬不过去。

作战中的第3军战绩同样乏善可陈,基本上都是作为2、6军的补充,担任后卫任务,其实力自然也在北伐军中垫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的第3军

同样算鱼腩部队的还有李福林的第5军。

李福林的第5军,其实就是福军,由许崇智在援福(建)失败后,撤下来的革命军组建而成,同时还掺杂了部分广东沿海地区的绿林和匪军组成,军纪算是这几个军里面最差的。

军长李福林更是一个墙头草,早年投靠袁大头、龙济光和陈炯明等人,后来看到革命军势大,又转而投靠许崇智,所谓“一个李福林,半部广东革命史”。在1924年和吴佩孚的北洋军在韶关的作战中,绿林出身,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李福林更是被经验老道的直军暴打,部队损失额2/3。只能灰溜溜跑回南海。

虽然李福林是个墙头草,但是底盘心思很重,其将势力范围一直放在海珠区,控制出海口,在1926年北伐开始前,为了稳定后方,广州革命政府还是选择对其进行安抚,升任其为第5军军长,长期驻守海珠地区,其部也就一个16师参加北伐,但是和北洋军一仗未打,反而在1926年被老蒋缴了械,直接吞并。

实力居中:湘军各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前期的8个军中,规模最大的并非李宗仁的的桂军和李济深的粤军,而是湘军。当时湘军一共三个军参加北伐,分别是:

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以及后来加入的唐生智第8军。

谭延闿和程潜,都是湖南革命军组成(两人曾是仇人),主要都是湖南新军组成,在1922年的时候曾在湖南大败北洋军,但最后还是被赶出湖南,只能到广东当客军,一直驻守在粤北,随时准备反攻湖南。

谭延闿的第2军,下辖4师12个团,而程潜的第6军则是3师9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潜和谭延闿

在北伐作战中,要说哪个军和老蒋关系最好,那就要数谭延闿的第2军,在第2军中无论是谭延闿还是鲁涤平都是那种典型的政客。

打仗不行,捞钱是行家,谭延闿更是中央军陈诚的岳父,在北伐后公然投靠老蒋。

北伐开始之后,第2军进入江西作战,在江西的第2军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在吉安击溃五省联军的蒋震臣,以及围攻赣北孙传芳主力,但很多时候,都是扮演给第1军扫尾的工作,表现算一般。

第6军,其实是从第2军分裂出来的,程潜以前是谭延闿部将。

因此第6军算是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程潜不像李济深和李宗仁可以跟老蒋平起平坐,在北伐军内部还是被老蒋一直压制,上面说第1军一直在霸凌第3军,但第6军也没少被穿小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军在作战

在北伐前,老蒋接收了一批苏械装备,但第6军分的比第3军还要少,更别说和第2、4军相比了。北伐开始后,第6军本来要回老家湖南作战,但作为前锋的4、6和8军,早已拿下湖南全部,为此他们只能前往江西赣北作战,他们在修水击败了五省联军的谢鸿勋师,并在工人的配合下占领了南昌,但在随后作战中,却被孙传芳的反攻击溃。

程潜更是只能化妆逃跑,显得有些狼狈。

在进入1927年后,程潜的第6军,划归第7军军长李宗仁指挥,进攻安徽和江苏,至此在第7军带领下,连战连捷,最后占领南京,随后程潜被老蒋缴械好之后成为光杆司令,投靠新桂系重组第6军,在宁汉之战中击败唐生智后,幻想成为湖南王的程潜,却被告知湖南是新桂系的地盘,不服输的程潜想要反抗,却被李白轻松击败。

同样,幻想做湖南王的还有第8军的唐生智。

原本唐生智是直系湖南督军赵恒惕下面的师长,随后两人矛盾爆发,成为北伐军北伐的导火索,在投靠北伐军之后,唐生智自任第8军军长。有一说一,第8军的战斗力要比同为湘军的第2和第8军强,在湖南的作战,虽然不敌吴佩孚的主力,得靠第4和7军救场,但打老长官赵恒惕还是手拿把攥,北伐军占领湖南,唐生智的第8军功不可没。

不过后来第8军在经过扩编之后,战斗力不断下降,虽然也是强军,但和北伐军三大精锐军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顶尖和实力:3大王牌军

承担起北伐军对吴佩孚和孙传芳作战主力的则是,大名鼎鼎的三大王牌军:

第1、4和的7军。

第1军,原先就是总司令老蒋的嫡系部队,他本人还是第1军的前任军长,当时的第1军,虽然是许崇智 组建的,在1924年以后,就被老蒋渗透控制,北伐前的第1军已经完全是黄埔系教官和学生占据主力的中央军部队。黄埔军校学生素质在各大军校中都是拔尖的存在,而且都是热血青年组成,战斗力不容小视。李宗仁形容其为

“全军受革命风气的熏陶,颇有朝气,尚可作战”

而且在北伐前,老蒋还将很多苏联援助的武器优先装备给第1军,别的军还只有一个炮兵营的时候,第1军则是下辖2个炮兵途安(6个营)。

在北伐过程中,第1军在江西和福建势如破竹,小鬼当家的黄埔学生们击败了周荫人占领福建,进而攻占浙江,而在江西战线上,第1军配合第7军击败孙传芳,将敌人的赶出赣北。

不过,第1军所打的战役都相对轻松,毕竟孙传芳的部队别看人数最多,但大多数是杂牌军。

第4和7军,在两湖面对的才是地狱级的考验。

他们面对的可是直系战神吴佩孚所率领的直军精锐,而北伐作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也都是第4和第7军打的。

第4军,当时聚集了几乎是粤军所有精锐精锐。

在北伐前,李宗仁曾到过广州考察,对于粤军第4军的评价为

“当时广东六军之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当推第四军。第四军的老底子原是粤军中训练装备最佳的第一师。带兵官俱为一时之选。军长李济深固是人中之龙,其中师长张发奎、陈铭枢、陈济棠、徐景唐,团长叶挺、蔡廷错、黄琪翔等也都是能战之将”

第4军当时4个师除了徐景唐和陈济棠两个师之外,剩下的张发奎和陈铭枢两个师,以及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开始后就入湖南参战。

第4军在湖南可谓势如破竹,先头部队叶挺独立团,3天击溃直军名将谢文炳的6个团,帮助第8军解围,在进攻武昌的战役中,更是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张发奎的12师在的湖北也是击败吴佩孚主力,会同第1军围攻武昌,将吴佩孚赶回了了老巢河南。

在北伐中获胜的第4军,也被授予铁军的名号。

但铁毕竟是没有经过萃取的,真正的钢才是练出来的,比铁4军还厉害的就是桂系钢7军。

《士兵突击》中702团最厉害的连是钢7连,在北伐中,也有一个“钢7军”。

在北伐战争中,钢七军可谓是将桂系军人的悍勇表现的淋漓尽致。

1926年5月,北伐还没开始,就派兵进入的湖南作战,在衡阳之战中,挽救了濒临战败的唐生智,以一个旅击败何耀祖的北洋军。7月第7军攻克省会长沙,直军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瓦解。随后在向湖北进军的战役中,钢7军更是不到2周就打到了武昌城下,比苏军代表的预期还要早上一天,可见势力之强悍。

而且在进攻武汉的前沿战中,世人都知道叶挺独立团,但实际上独立团是关键点,并非作战的主力,担任中心突破的是钢7军,攻击贺胜桥的敌人主力,此战夏威表现出色,一举突破直系王牌守卫的贺胜桥,大败直军将领宋大霈和陈嘉谟。大军直接杀到武昌城下,与第4、1军一起拿下这座重镇。

攻下武昌不久,钢7军听闻第1、2和6军在江西打了败仗,被孙传芳压制,便立刻东进火速增援江西战场。

在在武穴、瑞昌等地歼灭孙传芳主力,大军挥师德安以自身伤亡2000人为代价,歼敌5000人,王家铺一战再次歼敌数千人,而钢7军伤亡2000人。正是靠着这两次战斗,北伐军在江西的颓势才被遏制,并反攻将敌人赶出给江西,此战钢7军当立首功。

在1927年,北伐军继续北上,但老蒋急于求胜,率领的第1等军在徐州被孙传芳主力击溃,损失惨重只能只身渡江,李宗仁等人趁势将其逼迫下野,可老蒋下野依然未阻止北伐军颓势,很快敌人兵临的南京城,在这危急时刻,李宗仁亲率钢7军和第1军残部,在龙潭大败孙传芳联军,取得了南京保卫战的胜利,并趁势西进,解决了唐生智(北伐后期宁汉对立,唐生智反宁),大军一路西进,拿下两湖、江西。

而在第一阶段北伐作战中,钢七军虽然伤亡很大,但哪怕是很小的战斗都未尝败绩,为当时无愧的北伐第一王牌。

所以,北伐军三大精锐王牌部队,排序应该是:

钢7军>铁4军>第1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