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上接通天河,从横断山脉和昆仑山奔腾直下,穿行在深山峡谷中。江势惊险,流急坎陡,且江面宽阔,堪称长江天堑最险要的一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4月29日,中央红军以一军团为左纵队,三军团为右纵队,军委纵队和五军团为中央纵队,三路大军向金沙江南岸疾进,意图只有一个,以最快的时间抢渡金沙江。

在蒋介石发现红军由昆明转向西北后,就判断红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北渡金沙江。他下令让薛岳的中央军迅速北追,同时川军刘文辉部扼守金沙江各渡口,将所有船只抢回北岸,让红军无船可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朱德下令三路纵队分散行进,左纵队从龙街渡方向渡江,右纵队抢占洪门渡,中央纵队进抵皎平渡。在命令下达后,各路纵队没有丝毫耽搁,昼夜奔袭,对金沙江南岸各渡口展开攻击。但随之而来的渡江行动,却进展的并不顺利,甚至陷入了死局。

首先是红一军团。一师在攻占龙街渡后,发现渡船全部被毁,也没有任何能够架桥的器材。战士们无奈之下想到用门板搭建浮桥,但在金沙江湍急的河水中,这些门板就如同浮萍一般,被冲的七零八落。他们又用骡子拉着铁丝过河,但骡子游到一半就因急流受到惊吓,转了个圈就回来了。整整两天,一军团渡江行动毫无进展。

军团长林彪火急火燎地打电话给一师师长李聚奎,也不要他汇报,直接问“给我个准确答复,什么时候能过江?”李聚奎折腾了两天,一无所获,林彪又在这里催他令军令状,他也着急上火,干脆直接回复林彪“架不起桥,过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在军旅生涯中几乎没有发过火,但这次是个例外。前面是川军和金沙江天险,后面是中央军的几十万追兵,主力师长还在这里耍性子,林彪急得破口大骂。但李聚奎也确实没办法,没船没桥,他总不能让战士们飞过去吧?而此时身处洪门渡三军团境遇也是如此,浮桥被冲,大部队只能望着金沙江干着急。

不过逆境才出真英雄,在左右两路纵队束手无策时,中央纵队却传来了好消息。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干部团三营作为先遣队,长途奔袭100余里,化装成国民党军,突袭了皎平渡,并控制了2条渡船。之后刘伯承又兵行险招,让部队用仅有的2条船进行偷渡,在对岸又找回了4条船。喜出望外的刘伯承给朱棣发电,电报的内容很简单:我有6条船,1天1夜可渡1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绝境看刘伯承,这是红军中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但朱德甚至都来不及夸夸这位大救星,因为他要命令各纵队迅速赶往皎平渡过江。全军都要走皎平渡,这是刘伯承没有想到的。为了确保这唯一的“生路”安全,他下令各部队前往周围险要之处设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证明,刘伯承又一次料敌于先。川军听闻渡口有失,迅速回援,想要再次堵上缺口,但都被刘伯承给打了回去。川军将领刘元塘看着溃兵满山野,急得放声大哭。

刘伯承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表现,让那位最看不上他的德国军事顾问李德都不得不服。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李德曾训斥质疑他行军计划的刘伯承“还不如一个普通参谋”,并撤掉他总参谋长一职。但之后他在回忆金沙江一役时,却改口说刘伯承的军事策略十分巧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拯救红军的除了刘伯承外,还有37名普通的船工。作为最信奉“夜不渡皎平”旧俗的当地百姓,他们却为了红军夜以继日来回摆渡。9天9夜,2万多红军全部成功渡江,摆脱了数十万追兵的围堵。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长征精神,什么叫做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