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编: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长周小东、高级工艺美术师顾跃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 言

陶刻,作为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技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其以陶器为载体,以“陶符”为始祖,经数千年传承,在一刀一划中勾勒出时代之美。当今之陶都宜兴与之相关的手艺人也在摩古追新中从金石之趣到笔墨气韵,刻画出传承文明、展示艺术的文化印记。

紫砂壶刻,作为脱胎于陶刻的特殊壶刻门类,始于明代、兴于清代、盛于当代。其内容包含书法与绘画,通常以刻中国传统的书画为主,内容和形式多为古人诗句、禅词和名人书体、画风。清中晚期之后,由于饮茶之风的推动,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变化,一些书画刻家以在紫砂壶上铭写诗文、绘画为尚,革新了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从不署款或署隐蔽之处转变为在壶身大面积题文刻画,从简单的署名做记号到一种装饰表现手法,同时亦使紫砂壶由实用器转变为工艺器进而成为言志寄情的佳器,掀起紫砂文化的新篇章。

几百年来,壶刻技艺已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定势与审美,“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一语便深刻道出了“壶”与“字”的关系。然而,字也好、画也罢,符合紫砂的气质,契合壶形的调性,这仅仅只是壶刻的“基本法”,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切壶切铭”。进阶的壶刻应该是能与人交流的,要达到“以壶言志”的效果,因为此时的刻画不再仅仅是壶的装饰,而是成为了壶的组成部分,并将紫砂器具的精神本质从实用性向茶道文心提档升级。

因此,为深入研究紫砂壶刻艺术,明晰紫砂文化脉络,并让研究成果与社会共享,不断提升紫砂壶铭欣赏水平,这本重点阐述壶刻理论及技艺心法的专著则成为“宜兴窑系系列丛书”的纲目之一,作为宜兴陶瓷博物馆2023年的学术成果。希望通过书中关于壶刻理念的叙述,能为广大壶刻从业人士在实操过程中找到有据可循、章法自如的实用技艺,

华夏文化陶为最,美刻逐意赋新篇。愿此书的问世,能让更多以刻画为装饰的好作品,呈现出陶艺与书画相生相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效果。在此,向每一位关心、支持紫砂文化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从业者致敬。陶刻艺术方兴未艾,壶刻一族艺途光明。

周小东

2023年3月

壶 刻 论

——顾跃鸣

壶刻即是在紫砂壶坯体上用刀刻之的书画装饰,它是属陶刻范畴,但又区别于陶刻。因为事物具有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而陶刻也具有这一特性,陶刻的普遍性在于以陶为材质用刀镌刻而成。仅陶都而言,(有紫砂陶、美彩陶、精陶、均陶、建筑陶、青瓷等等)都镌刻着各自的特色、形式、风格,呈现出陶都五朵金花陶刻的五彩缤纷。但这其中具有特殊性的就是紫砂陶,其品种有茶壶、花盆、花瓶、茶杯、雕塑杂件等等,由于其材质及不施釉的素雅特色,尤其适用于陶刻书画装饰,历来被文人墨客所追捧与参与,到目前为止,从事紫砂陶刻的从业者就达近万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而壶刻又具有其紫砂陶刻中的特殊性,但这一概念恰恰被人们所忽视,认为能陶刻就能壶刻的误区,有些甚至提出了把壶当成宣纸的观点,这或是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或概念不清、或没有概念,其实这个概念道理很简单,是载体与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以宣纸为载体,书画家是主体,他可以把他的书画特长通过构图与笔墨技法尽兴的表现出来紫砂挂盘亦可如此,不过是多了陶刻的表现,这些都是以书画家或陶刻者为主体的。但紫砂壶刻则完全不同,它是由主体的造型设计艺术,这是根本不同于宣纸与紫砂挂盘平面的载体,同时主体上也发生了变化,紫砂壶倾注了制壶者的创作设计与制作,形成了它的造型艺术,也就是说壶是主体,书画壶刻者装饰是客体,客体为主体服务,而且要服务好。其实这些从清代陈曼生开始以切壶、切题、切情、切景,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有正确认识概念,又及时明确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性,升华内涵与拓展外延以及与时势变化而重新定性,这有利于运用好旧概念,催生新概念,推动事物健康持续发展。所以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理念的更新,审美的趋向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壶刻的特殊性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史俊棠亦提出了“随形而刻”的新理念。因此,对壶刻的重新认识,重新理解,重新探讨,重新拓展,也就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下面就壶刻概念言简意赅地逐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