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她向我求助说:

“我的儿子,14岁了,整天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作业不好好写,连吃饭的时候都把手机拿在手里不放,我一怒之下就把家里的网线拔了”
“没想到,儿子知道是我把网线拔了,导致他玩不成手机后,竟然直接当着我的面挥拳头想要打我,真的想不明白,明明是我掏心掏肺养大的儿子,为什么到头来却成了恨我、想要打我的白眼狼……”

听着妈妈的事件经过重复,我的内心也不自觉跟着紧揪起来

是呀,明明是我们最亲爱的孩子,为什么养到最后都成了仇人呢

对此,兰妈想了很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总是特殊待遇

让孩子在家里高人一等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平等的

任何关系的相处也不例外,只有先平等对待,才能在平等的关系里形成健康的心灵传递

有一位妈妈,每次带她女儿出去吃牛肉面时,都是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全部都夹给女儿,自己则乐呵地看着女儿大口大口地吃得津津乐道

这本来是温馨感动的一幕,可某一次,妈妈再次带女儿去吃面,碗里的牛肉也如以前那样照例被夹到女儿的碗里,但女儿看了碗里并不多的牛肉,当时就不乐意了

只听见,她疾言厉色地对妈妈质问说:“是不是你把我碗里的牛肉偷吃了”

妈妈解释说“没有,我碗里的牛肉,从窗口没端走的时候就已经夹到你碗里了”

女儿不信,非要让妈妈“把肉吐出来”

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妈妈的脸也跟着越来越黑,她有些伤心地看着女儿,然后开口说:“别说牛肉变少,就算真的是妈妈吃了,难道就吃不得,不能吃吗”

女儿情绪更大一点,直接顶嘴说“不能,那是我的,你凭什么吃,再说了,你以前不都是把这些留给我的吗?”

听完这些,妈妈更加难过了,她不明白为什么省吃俭用培养出的女儿,最后居然连一块牛肉都不愿意分给她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开始就给予孩子特殊待遇的诱因,当你永远把孩子放在C位、让孩子处处高人一等惯了,那孩子自然就成了养不熟的白眼狼

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所考虑的,只有“自己够不够吃、自己喜不喜欢”、还有“自己乐不乐意”的自我中心

所以,不想把孩子养成连块肉都不愿意给你分的“白眼狼”,那在物质生活方面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刻意去创造什么,更不要自己省吃俭用、让孩子享受高配优待

而什么人、什么时候,都必须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的人生也需要先苦后甜才算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无原则地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经常看到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哪怕是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会无原则满足

事实上,无原则的满足,到最后只会是苦了父母自己、喂大了孩子永远不知道满足的胃口

还有一位单亲妈妈,为了生活,整天坚守在岗位上辛苦打拼,有时候一天甚至还会打两、三份工

如此一来,在陪伴上就有愧于女儿了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只要给足女儿物质上的满足,就等同于妈妈陪在身边一样

所以,过去那些年,孩子要什么都会尽量去满足,即便是满足不了的东西,也会想办法去弥补缺憾

本以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心里面就不会感到缺爱

可没想到,随着孩子的年龄渐渐长大,要求也越来越过分了

出门在外一口一个名牌不说,刚买的新款名牌鞋还没有穿两天就丢到一边,然后又要求妈妈重新买新的

如果妈妈没有买,那女儿当时就变脸,还哭天喊地指责妈妈抠门、不爱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无原则满足下的溺爱,你认为爱孩子就是要什么给什么

但事实情况就是,任何东西来的太简单、太容易了,孩子就不会懂得珍惜,他们也会因为你现在的一次没满足,而忘记之前次次满足的所有好

这就是只会索取不懂得体贴人的自私心理

不想把孩子养成这样的任性自私,那我们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就要坚定地说“不”,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妈妈比谁都要爱你,但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提无理、任性的要求,你所心心念念的任何东西,都应该是由你自己去勇敢争取,而不是坐享其成地问他人索要”

看吧,这就是有底线的成长,孩子学会的只有想办法、创造、思考、并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做事情全靠哄

让孩子生活在虚幻世界

在孩子的成长方面,很多家长都是宁愿自己喝汤、也不让孩子饿着肚子,有些家长甚至整天追在身后哄着,就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

殊不知,如果孩子吃饭都需要家长追着、哄着,那他们还有什么是自己的、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认识一个女孩,都已经读大学了,还一点生活自理能力没有

因为太懒不愿意洗袜子的原因,没有女生愿意跟他同一个宿舍生活

因为衣服总是穿着分不清本来颜色的原因,也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放假回到家后,也是守在自己卧室里的一亩三分地,吃饭让奶奶把饭端在跟前,否则宁愿饿着也一口饭不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从小被娇惯长大的女孩,是爷爷奶奶带到大的

奶奶喜好优雅,就把孙女往公主的路上培养,在家里专门给孩子搭了一个公主城堡屋,每次需要从城堡里出来时,还非要爷爷当仆人,弯着腰让孙女当马骑着“出宫殿”

在家里女孩可是过足了公主瘾,也确确实实是一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可公主也迟早是要回归现实的呀

如果一直生活在不切实际的虚幻世界中,那孩子最终就会成为没有公主命里的“公主病”

有一次,奶奶带孙女下乡去她大学期间最好的朋友家里玩

孙女一进门就各种嫌脏,不愿意上厕所就憋着,以至于当众尿湿了衣裙

等到找来主人家孙女的衣服时,她还嫌弃太破太烂不肯穿,根本就不符合她公主的身份

于是,这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就成了议论纷纷的众矢之地,有人称之为公主病,有人则直接表示这样的孩子未来堪忧,一点生活的基础、还有为人的情商都没有

看吧,孩子终究是不能太宠、太哄的,父母家人所构建的童话世界,固然很美好,可孩子终究是需要回归现实,需要融入社会去实现自我价值的

否则,生活在父母臂膀下的溺爱、不现实的虚幻世界里,永远都无法真正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一哭闹就妥协

孩子就有了硬气的王牌

哭是一个人的情绪表达,也是一个的权利与自由,在育儿领域中我们常常倡导家长允许孩子哭,但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不代表孩子就能以此为要挟

听一个朋友说,他的楼上有一个熊孩子,每天早上刚到5:00就大喊大闹,严重地干扰了其他邻居的正常休息

有些邻居只是上门提醒一下,不要大声吵闹,影响别人休息,父母刚想教训几句孩子,男孩就在旁边又哭又闹,父母无奈,又转过身对邻居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又是男孩嘛,生性活泼好动,你们就多理解一下,不要跟个孩子计较”

不仅如此,男孩在小区里也不和睦人,平时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仅霸道抢东西,还故意朝人吐口水、满口污言秽语地讲脏话

对此,周围所认识的邻居,基本上都怨声载道,但又不能说什么,因为父母总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袒护,孩子又动不动一哭二闹,别人也拿此没有办法

再后来,男孩和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打架,还把对方打受伤了,男孩父母得知后虽有责备,但一看到孩子哭闹也就作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被打同学的爸爸不乐意了,他直接在半路堵着男孩爸爸,还放话说“我不能以大欺小对你的儿子怎么样,但我可以和你单挑,如果你儿子再打我女儿,我就双倍还在你的身上……”

看吧,这就是熊孩子自有人收拾

如果孩子带着霸道、不讲理、还满口脏话的习惯,到了社会上,那要吃的苦头或许还会更多

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应该是意识到孩子犯错要懂错改错的明辨是非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对错,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就不会得到纵容和加深,而孩子也会在有原则、有底线的规矩中慢慢懂得什么是“教养”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什么都要包办

孩子就失去了生活能力

记得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研究的张子丹先生,曾经就明确表示过:

“溺爱就像是一张温柔的陷阱,这张以爱之名所编织的无形网,也正在慢慢地剥夺孩子的自由,遗忘孩子的独立,如果孩子每一次跌倒,都是父母用温暖的双手去捧着、呵护着,每一次的选择也都是在精心安排、监督、和指导下完成的,那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依赖,看不清自己的成长方向,以至于最终让自己的意志和能力都被侵蚀,甚至失去了飞翔的力量”

我们在孩子的成长方面也应该如此,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孩子才能真正在独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和举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例子:

一个大学毕业回国的留学女硕士,在患病妈妈的苦心栽培下,终于学有所成

可这个女孩回家后,整整六年都在家里玩游戏,她不出门、不社交,也不工作

晚上打游戏不睡觉、白天又睡到日上三竿不起床,家里的生活都是全靠妈妈一个人摆摊挣钱贴补

再加上妈妈身体本身就不太好,每个月光是看病就要好几千,剩下的钱有时候连维系生活都困难

妈妈为了让女儿出去工作,每天都在苦心劝说,希望女儿能走出房间,让自己的一身才华得到施展

可女儿每次听到这里就大发雷霆,她不仅对重病的母亲恶语相向,一怒之下还把母亲赶到门外不然进屋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向女儿之前的恩师求助

面对恩师,她泪流满面地懊悔不已:

“是我错了,我不应该为了让孩子一心学习,就包办她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以至于她现在虽然学有所成,可生活上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现在依赖我习惯了,等将来有一天我不在了,她可怎么办呀”

可见,真正优秀的孩子从来都不是宠出来、包办和代替出来的

就像父母,现在每替孩子做的一件事,都会成为孩子永远没有亲自去学会的事

那些样样都包办替代的结果,也只会养出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愿意做的小屋里巨婴

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可真正的爱则是让孩子学本领、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关于“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容易养成仇人”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