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阳光,救不了枯萎的向日葵
01
当女儿向妈妈哭诉:“我被同学欺负了”。
孩子出给妈妈的这道题,她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是想要妈妈责骂自己,是让妈妈帮忙找原因,还是请求妈妈的帮助?
能读懂这道题目的妈妈寥寥无几,甚至直到孩子离家出走,有些父母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02
广西河池,夜晚某空荡荡的中学门口,突然传出一阵争吵。
一名穿着校服的女孩,歇斯底里地冲着母亲叫喊:
“我被打的时候你都问我,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
母亲的声音要轻很多,但也能听得出:
“为什么不打别人呀?”
女孩被母亲的话刺激到,呐喊着:
“你现在又问,你还问,你还问……
我都说了我是无缘无故被打的,你还问……”
母亲似乎不关心女儿的状态一样,依旧重复着:
“为什么不打别人,就打你。”
情绪崩溃的女儿,冲着母亲就做出了甩打的动作,但却并没有真的打到母亲身上。
她的动作是在发泄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母亲态度的气愤。
气头上的她,对母亲吼出了狠话,也是此刻她心底的真话:
“我再也不会需要你了!”
从这一刻起,母亲在女儿心里已经被抛弃了。
这是令人窒息的一幕,窒息的是女儿的可怜,也是母亲的无知。
女儿的情绪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母亲却仍站在孩子的“对面”,纠结事发的原因。
女儿此刻需要的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母亲骑车来到女儿面前的意义是什么呢?
03
索求
女儿在学校被别人欺负,一定是有原因的,女儿说得无缘无故有可能存在隐瞒。
当然也不排除就是遇到了恶棍学生,女儿被她们恶意针对、挑事、殴打。
比如长得漂亮、性格好朋友多、讨男同学喜欢等等,都能成为她被恶棍同学欺负的原因。
了解女儿被欺负的原因很重要,也能“对症下药”避免以后再被欺负。
这是那位母亲不断反问、质问女儿的出发点,她一定也非常想帮助女儿摆脱困境。
但可悲的是,女儿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说教、指责、质问。
此外,母亲的话里,还充满了对女儿的猜忌和不信任。
这或许是最令女儿无法接受、不能忍受,导致情绪崩溃说出“再也不需要你”的根本原因。
不是女儿不需要妈妈,是女儿不需要一个不相信自己的妈妈,不需要一个永远站在自己对面的妈妈。
事情的原因很重要,但在这一刻,原因不再重要。
一个情绪崩溃,对母亲充满防备和敌意的女儿,任何的说教都是徒劳。
04
依靠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跑到我们身边,向我们哭诉被人欺负的时候,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是安慰,是包容、是帮助,也可能是仅仅就是诉说、排泄情绪。
而这些,都是孩子对我们的依赖的体现。
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我们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尤其是他们在外面遭受欺负时候,他们奔向我们,是内心深处对我们抱有期待,期待我们能给他依靠。
除了我们,他们还能去找谁?
所以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被欺负的时候,“这道题”的正解是: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信赖。
把原因、对错、道德、规矩,先扔到一边去。
先让孩子在我们这里,获得足够的温暖、关爱、理解、包容;
让孩子受伤的身心,得以喘息和恢复;让孩子波动的情绪,得以平缓和放松。
让孩子在我们这里,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依靠,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会在他背后无条件地支持他。
这是尤为、极为、特别重要的。
你想象一下上面那个被欺负的女孩,她向母亲诉说自己遭遇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期待?
而她母亲在面对孩子期待的时候,给予的又是什么?
“为什么不欺负别人?”
这八个字,蕴含着的是什么?是指责、埋怨,是质问、怀疑。
唯一没有的就是对孩子的关爱。
这种情形换到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会产生同样的,对母亲的敌意或恨意。
这不怪孩子,因为母亲传递给孩子的就是敌意和恨意。
05
事理
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爱意,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呢。
自己的孩子自己爱,但不能护犊子,不能毫无限度。
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有可能遇到了恶棍,但大概率是有原因的。
父母在优先给予孩子关爱和依赖之后,才能获得给予孩子帮助的机会。
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来自“自己人”的帮助。
先听孩子讲讲发生了什么,站在孩子的立场多考虑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一定不要指责和批评!
孩子在受到欺负的时候,已经得到了教训,不要再往他伤口上撒盐了。
此时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知道、掌握正确的处理办法,正确的回击方法,正确的规避手段。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能自己处理,比如孩子遇到的就是恶棍学生。
那你要格外慎重,先把事情搞清楚,理清真相,而后该出手时果断出手。
这么多校园霸凌的发生,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霸凌,第一次可以意外地发生,但决不能给第二次机会。
霸凌,不能让孩子自己解决,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老师。
更不能轻信对方家长的承诺,甚至是警方监督下对方写下的保证书。
霸凌,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做父母的我们。
06
弘一法师——李叔同说过这么一段话:
为什么要对孩子好一点?
因为,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包容孩子的错误,这个世界还会有谁真心去包容他。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犯错的,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个在不断试错的过程。
犯了错,孩子本身就具备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所以不要把孩子犯错看作是不可饶恕、无法原谅的大事,对孩子又是谩骂、又是挖苦。
不妨换个视角看待错误,把犯错当作进步的阶梯,把犯过的错看作是经验的积累。
父母积极看待孩子犯错,孩子才能更自信的成长。
如同我们自己一样,得罪过几个人,做错了几件事,其实并没有多么可怕!
反而一辈子活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卑卑微微才最可怕。
我们改变的空间不太大了,可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他们的将来,取决于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