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乌外长罕见同台,双方互飙“退场”大戏,隔空“骂战”凸显矛盾之尖锐。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抵达马耳他参加欧安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这也是拉夫罗夫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前往欧盟国家——毕竟除了马耳他这样的中立国家,绝大部分欧盟国家连签证都不给发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乌克兰外长瑟比加也出席会议,其中布林肯与拉夫罗夫隔了14个座位。拉夫罗夫是在场中第4个发言的,而就在他发言前,乌克兰外长、波兰和爱沙尼亚的外长就离开了房间。
拉夫罗夫指责西方将俄罗斯视为“共同的敌人”,挑起了这场针对俄罗斯的冲突,并使其不断升级。发言结束后,拉夫罗夫直接起身离场,因为下一个发言的就是布林肯。
布林肯随后接过话筒,略带嘲讽地表示:“很遗憾,我们的同事拉夫罗夫离开了房间,没有像我们听他讲话一样礼貌地听我们讲话。”
针对拉夫罗夫有关“冲突升级”的言论,布林肯提到了俄朝军事合作、中程导弹袭击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修改核战略。他还说:
“拉夫罗夫先生谈了每个成员国都有做出自己选择的权利,而这正是这次会谈的意义所在:乌克兰和乌克兰人民有权自己选择未来,而不是由莫斯科做出这些选择。”
对此,拉夫罗夫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与布林肯近4年没有交流了,最近的一次还是在2021年。过去两年,西方官员每次看见自己,都会像见鬼似的“掉头就跑”。
拉夫罗夫提前离场,没听后面人的发言,一方面,是因为乌克兰、波兰等国外长在自己发言时离场了,所以自己也能这么做;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布林肯等人会“火力全开”,与其坐在椅子上等着被围攻,不如赶紧离场求个清静。
后面的发言也确实难听,比如波兰外长直接就说“你们试图重建俄罗斯帝国,我们不会允许你们这么做,我们将竭尽全力抵抗你们。”而乌克兰外长则直接将拉夫罗夫称作“战犯”,并强调“正义必将获胜”。
说实话,也真难为了拉夫罗夫。在很多情况下,外交官只是某些人的传话机器,但却要在外交第一线挨最多的骂,忍受最多的尴尬。
2022年3月1日,也就是刚开战的时候,拉夫罗夫通过视频方式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裁军谈判会议发表演讲,但当他开始讲话时,超过40个国家100多名的代表直接离场,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和抗议。
2022年7月的G20外长会上,拉夫罗夫一天之内上演了三度离场的“帽子戏法”。上午会议期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批评俄罗斯发起战争,拉夫罗夫中途离场。下午会谈期间,拉夫罗夫先是在乌克兰外长发言前提前离场,随后又在布林肯发言前离场。
同年11月的G20峰会,拉夫罗夫代替普京总统出席,结果除了中国外长王毅和东道主印尼总统佐科见了他一面,其他国家的代表均选择与拉夫罗夫保持距离——最后拉夫罗夫不得不提前一天乘机离开。
2023年1月,拉夫罗夫参加了一场在印度举行的智库论坛。原本以为“中立”的印度能善待自己,结果却是“翻车现场”。谈话中,拉夫罗夫说道:“你们知道,我们正在努力阻止的战争,它是利用乌克兰人民对我们发动的……”
话音未落,台下观众便哄堂大笑,拉夫罗夫皱着眉头停顿了一下,尝试把话说完,结果却是更多的笑声。
2023年4月,俄罗斯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原本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在舆论上表现自己,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立场——但结果却是被小国踩头,弄巧成拙。
4月24日,拉夫罗夫作为俄罗斯代表,主持召开安理会会议。他将俄罗斯称为“国际法的捍卫者”,并批评西方国家的“反俄行为”。结果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厄瓜多尔代表站出来怒斥拉夫罗夫,称“违反《联合国宪章》而攻击乌克兰的所有借口都毫无依据”“俄罗斯应该立即停止战争”。
然后是莫桑比克代表起身发言。他首先表示“不能忽视俄罗斯做出的巨大贡献”,称赞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随后他话锋一转称“但我们能否想象,这些文化使者会认同这场荒谬的战争给数百万人带来的死亡和痛苦?”
或许很多人会说,这样打嘴仗、故意冷落没有用、很无聊、动摇不了俄罗斯。但这就是外交——在体面的外表下,清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虽然有时做出的举动可能十分细微,但背后所要传达的意义却相当巨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