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 | 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在路上

承德广播电视台记者 穆嘉佳

我们拥有一档坚持办了12年的人文类电视栏目《人文承德》。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摄制《人文承德》这12年间发生的一些故事。

2012年12月,承德广播电视台创办了一档人文纪实栏目《人文承德》。在栏目诞生之初,我们主要是以活跃在承德各领域的典型人物、身在异乡的承德籍人物为选题,深层次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栏目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和我一样,几乎都是从栏目创播开始就在一起制作、拍摄《人文承德》,可以说我们共同经历了最不知所措的创播阶段,用了很多“笨办法”。拍摄前期,我们会提前做海量文案工作,研究资料,跟采访对象进行大量沟通,所有拍摄场景也要一次次去走、去看,无论拍摄环境如何,我们都要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感受。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总能找到一些不同的讲述角度,捕捉到采访对象从未展现过的情感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代塞罕坝人陈木东。资料图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用生命接力》这部片子。主人公陈木东老先生,是第一代塞罕坝人。当年到塞罕坝的时候,陈木东还是一位来自武汉的南方小伙,年仅21岁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创业大军中,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一辈子。陈老他们那一辈人年轻的时候在塞罕坝吃了很多苦,我们从他这里听过很多震惊的数字,比如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属于极寒;再比如,第一代塞罕坝人的平均年龄竟然是52岁。但在采访中,陈老给我的感觉是,回忆起那些吃苦的日子,陈老和他爱人说得很淡然,他们眼中那是一段苦中作乐的青葱岁月。

唯独谈起自己的孩子们,老两口满目都是愧疚。在那个年代,塞罕坝的孩子们吃不好穿不暖,营养不良成为了常态。他们最遗憾的,还是对孩子们的教育。第一代塞罕坝人让自己的下一代在条件简陋、师资不足的林场子弟学校度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与受过高等教育的父辈不同,他们之中极少有人能跨进大、中专院校的大门。陈老的三个儿子都选择了继续在塞罕坝工作,小儿子陈洪波,因为患有癌症,几年前去世了,葬在了他自己一直看守的那片林子里。我们陪陈老去坟前看望逝去的儿子时,他对我说:“献了终身才献子孙,我却先把儿子献走了。”当时这句话给我内心的触动极大。如今,陈家的第三代人依然选择了在塞罕坝工作。像陈家这样,三代人在塞罕坝工作的家庭还有很多,这是一个家族的事业在血脉里的延续。他们的故事是对塞罕坝精神的诠释,也成为了我们工作的榜样和动力。

通过用镜头去讲述、 记录这些人和事,让我们坚定了在纪录片这条路上“死磕”下去的决心。创播12年来,《人文承德》承担了多部省级重点纪录片项目的摄制任务,也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奖项。

还记得我们在2023年拍摄省级重点纪录片选题项目《影像天地人》的时候,苦难重重。我们要面对起早贪黑的拍摄节奏,要面对零下30多度冰雪的极寒天气。当时我们在塞罕坝拍摄雪景,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鹅绒服穿在身上像纸糊的。我的摄像,拍摄不到五分钟双手就冻僵了,他基本是不敢戴手套的,因为手套会影响他操控机器的手感,可明明他的手早就按不动机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极寒天气下拍摄。资料图

对于做纪录片的人来说,多场景、多次拍摄、反复推敲稿件和画面是常态。新的媒体形式和大家的观看习惯都在发生改变,面对流量时代,纪录片慢工出细活的节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我们坚信,记录时代的长篇视频有存在下去的价值。《人文承德》栏目成立至今,12年的时间里,有我们这个团队所有小伙伴的共同青春。作为一个地市级电视台,能够将一档做文化、做纪录片的节目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但对于一档挖掘城市文化底蕴,记录历史与发展的栏目来说,12年,正青春。

跟随《人文承德》的摄制,我们的脚步不停,我们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