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季,新中国成立。但是与此同时,新中国还需要处理之前的政权留下的很多烂摊子:比如土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民党在溃败台湾的同时,为了给新中国制造麻烦,所以还专门派遣大量武装特务去招安各地的土匪,为他们提供武器弹药乃至一些军需物品。很多土匪在国民党的支持下也短期实现了壮大。比如一般的土匪其实规模最大也就几百人。但是因为国民党的支持,土匪规模激增到了数千人。

同时我党也意识到国民党打算利用土匪当炮灰来阻挠解放进程。所以我党也开始了剿匪工作。

在1950年的时候,在贵州普定县境内就有百余名解放军官兵遭遇五千多土匪的包围。但是,因为土匪听错一个字,导致事情出现了逆转。

1、失败的围剿

在贵州省普定县,当时有个土匪头目叫李名山。在民国那会儿,李名山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做土匪最终孤独终老。但没想到居然能得到国民党的支持。所以对于和解放军交战,李名山变得十分积极。有的连队甚至遭到了李名山毁灭性打击。

所以当地的驻军部队也把李名山视为头号打击对象。但是当时我军驻扎在当地的部队,算上民兵武装,其实也就一千多人。但是李名山的队伍却扩大到了五六千人。这意味着双方如果交战,李名山的人数是我军的数倍之多。

因此上级首长指派146团的指导员秦德明和作战参谋贺兰皋带着98个战士到当地负责协助对付土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李名山的土匪规模能如此壮大,还得从1950年的4月23日说起。

这一年的4月23日这天,我军的情报部门收到消息,说的是周边五个县的土匪头目七十多人,打算聚集在一起开会。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将这群土匪头目铲除,那么,这些土匪头目领导下的土匪武装,必然会因为群龙无首陷入内耗,最终土崩瓦解。

所以秦德明和贺兰皋带着部队对土匪头目进行了偷袭。

其实土匪头目也担心会遭遇解放军的“斩首行动”,因此土匪开会的地方有一处暗堡。而暗堡之所以叫暗堡就是因为一开始这个消息我军不知道。等到我军准备擒拿这些土匪的时候才发现暗堡的存在。并且暗堡的存在也客观上影响了我军的推进。

按照计划我军是出其不意将匪首消灭、擒拿,但是暗堡这个变量的出现,影响了局势。如果继续消耗下去,对我军不利。毕竟周边土匪如果聚集,我军很可能陷入被动。所以秦德明决定撤走部队。因此第一次对土匪的围剿失败了。

2、因为一个字的误差,让情况出现逆转

同时,李名山也利用这次开会整合了这些土匪,从这时候开始,李名山的土匪数量才发展到五六千人——说白了就是,本身他的人马没这么多,都是通过整合发展起来的队伍规模。

李名山也对形势有估计:那就是解放军驻防的单位,一个地方也就一百多人。而自己能集合五六千人,如果对一个驻防单位进行打击,那肯定无往而不利。李名山于是选择进攻当地的补郎区政府——李名山其实也打算给我方来一次斩首行动。而且,五千多人对付一百多人,形势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贺兰皋在补郎区政府。他对身边一百多战士讲明情况,并表示:现在牺牲是必然的,所以让战士们写好遗书,做牺牲准备。

而就在这时候,奇迹出现了:那就是李名山突然带着自己旗下的五六千土匪仓皇逃窜。

这让贺兰皋也惊讶: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快,贺兰皋听到远处的枪声:原来我军在附近的驻军已经赶到。

其实赶来的驻军人数也不多,并且从火力来看无法解救贺兰皋等人。甚至可能还被李名山的土匪反杀——毕竟赶来的救兵其实也是一百多人。和李名山的五六千人相比无疑杯水车薪。

而李名山之所以撤军,原来是因为一个误会:当时李名山手下负责放哨的土匪看到我军援兵赶来,于是急忙去报信。前文说了,李名山的五六千土匪来自七十多个山头,管理方面很混乱。因此放哨的小土匪逐级上报的时候,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出现了扭曲。比如一开始土匪放哨的报告的是解放军来了三船人赶来支援。但是到李名山那里的时候,却被传成了解放军来了三团人赶来支援。

战争年代一个团的人数大约是1500-2000人,加强团没准能到三千。即便是一个1500人的团,其火力也足以和五六千管理混乱,战斗素养低下的土匪打成平手。而三个团最少4500人,岂不是能把李名山全歼?

所以李名山吓出一身冷汗,决定带着手下逃跑。其他山头的土匪一看李名山逃了,于是也都先后跟着跑路。单就是踩踏而死的土匪就不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