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老人去世了

才感到对他们的了解太少

据《中国新闻周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悔没有把老人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几乎所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从业者,都会提到这样的遗憾。

这通常也是从业者入行的起点。家里的老人突然重病,人生开始倒计时,想找人抢救性地留存他的记忆,四处寻找有写作能力的人帮忙代录,文采不重要,字句通顺就行。近水楼台,身边那个最喜欢写作的朋友和同学往往成为代笔人。

「一个人在单位工作的经历,要放进他个人历史中来理解。」公众史学研究者、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陈新也有类似的经历,在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任职期间,他曾受学校委托,抢救性挖掘85岁以上的老教授在校任职期间的事迹,以弥补校史文献的不足。然而,陈新很快发现,如果只是关心老人与工作单位的关系,很难与老人建立信任。研究中心采访了几十位老教授,最终为每位老人都做了一本口述史。

主动找来的老年委托人都很类似。他们多是因为自身阅历丰富,能深刻洞察时代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关系,到了一定年龄,工作节奏放缓,便开始渴望借助回忆录、家史的写作,回溯整个家族的来处,并把这些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中图片为家传记者龚庆萍完成作品后,与传主孔福民一家合影留念

老年人自己记录或请人代录回忆并非新鲜事,陈新将它视为个人史写作,囊括进公众史学的范畴。据陈新介绍,早在10年前,国内就有一批学者和研究机构以非营利的方式推动包括老年回忆录在内的个人史写作。

陈新说,为知名学人、政治人物写史的做法从未中断,因为参与过历史大事件、决定性时刻的重要人物深刻影响了普通人的命运,这样的写作也自然拥有广泛的受众。但普通人有能力和意识来回顾自己的历史,是近几年的新趋势。

「学界认为,互联网、新媒体降低了记录和传播的成本,所以个人写作会迎来爆发期。如果自己不能写,可以录音;如果有点经济基础,可以请人代写。」陈新说。

据陈新观察,老年人请人代写回忆录,最大的价值诉求并非向社会索取更大的承认,更多的是希望写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传承也好,激励也好,是把我们这个家庭和自我作为中心来谈的,凝聚家庭认同,融合几代人的关系,这是最大的现实价值。这种小历史的写作,对个体、亲人的价值可能要远远超过宏大叙事。」

「个人史,首先要满足传主的个人需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到了家庭层面,他希望孩子看了以后,对家史或者对自己更认可。最后才要考量对更大社会范围的影响。」陈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代写市场被看见,是寻求就业新出口的年轻人。据家传联合创始人韩馨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两年找她合作的博主,有不少都是从教培行业转型到自媒体但并不成功,几经辗转,才选择了代写回忆录的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萌发的原因,则是因为老龄社会的到来。家传编辑部创始人朱子一拥有老年报和老龄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履历,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说。

从业者比媒体和公众更早感知到新风口的到来。韩馨儿说,早在2022年,各方就已盯准这门新生意,寻求家传编辑部合作的来访者络绎不绝,甚至有人拿走作品为自己宣传、引流,韩馨儿也不在意,「我们判断前景很开阔」,在市场萌芽阶段,与其担忧竞争,不如壮大行业。

而一旦代写回忆录变成一门生意,从业者如何专业化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你的写作应该有更多文献支撑,就像历史学的专业技术一样,要知道怎么找到那些文献。或者当传主记忆模糊无法有效讲述时,作者应该如何处理才能在真实性和可读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陈新说。

「真实性和可读性是委托人最核心的要求,道理很简单,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没必要撒谎,也没必要故弄玄虚,还要子孙愿意捧起来读,不然就失去了传承的价值。」朱子一解释。

陈新曾经设想过,大量的普通人拿起笔后,学者可以适时进入,从方法论、规范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但如今,他认为培训的力量也应该从市场中产生,由更有传记采访写作经验的从业者承担。

「国外有一种口述历史师的资格证,它是公司而非政府机构提供的认证,通过这种方式将这个领域的专业化体系建立起来,因为既然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服务就要到位,你就需要相应的丰富的技术训练。」陈新认为,未来代写行业需要的专业训练还应包括社会心理学、数字人文、媒体剪辑等方方面面。

实际上,家传编辑部已经与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合作,推出数字人文与家传写作的整合课程,今年已经培训了一千多名学生,他们通过对自己家史资料的梳理,以及相应的采访写作培训,正在开发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岭南家风文化数据库。

我写了那么多家传,发现许多成功的家庭,祖辈要么是读书人、绅士,要么是企业家、地主。

当然,也有普通家庭出一雄杰,通过读书等方式逆天改命,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为什么浙江多出读书人、每6.5人就有一个老板,而山东常出将军喜考公?

无论欧美,还是立国仅200余年的澳洲,孩子们入学先讲家传,次学国史,为的是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长背景。

人是意义的动物,而创造意义的形式是讲述我们的故事。写作家传绝不只是记录过去,而是通过讲述探寻人的意义、传承亲情和智慧。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和传承家庭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