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当代第四大姓,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刘姓人口为64,6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5.38%,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这其中,客家刘氏,刘姓人口最多的支系,也是客家人八大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粤、桂、闽、赣等省及海外,约有2700万人。
在客家刘氏一脉中,始终流传着这样一条口口相传的祖训,无论走到哪里,要会背诵一首古诗,作为后裔认祖归宗的凭借: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广传。
每年正月十九、廿日,全国各地、海内外客家刘氏一脉会聚集广东兴宁,咏诵这首《勉子诗》。
刘姓祖地在河北。
关于刘姓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帝尧时代。
帝尧原姓伊祁,生于丹陵,后又徙祁(今山西太原祁县一带),故被称为伊祁氏。后又分出“伊”“祁”二姓。
帝尧生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小的源明公,被分封到了刘邑(今河北省保定唐县一带),建立刘国。
后裔子孙以国为姓,为刘氏的开端,这里成为刘氏一脉的祖地。
刘氏得姓始祖在河南。
经历18世,时间来到夏朝,刘国一户人家生有一子。
据《左传》记载,这个孩子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掌中即有特殊的掌纹,形似“刘累”二字,家人以为吉祥,因此得名刘累。
刘累长大后,在豢龙氏族中学会了养龙,名声很大,于是被夏王朝的第十四代王孔甲看中,专门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并被封为“御龙氏”,赐居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一带。
后来龙死了一条,刘累为了处理掉,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
孔甲感觉好吃,还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
过了一阵,肉吃完了,孔甲还想吃,就找刘累。
刘累担心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全家逃到了鲁阳(今河南鲁山)。
孔甲了解到情况后,并没有怪罪刘累。
刘累终卒于今河南省鲁山县邱公城,葬于邱公城东北30米处。
入粤开基祖是刘开七。
刘开七,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出生,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河南宣抚使刘龙第七子。
宋朝末年,他出任广东潮州府总镇,举家迁到嘉应州,也就是今天的梅州。
1208年,刘开七率兵前往兴宁岗背平黄彦章之乱,不幸身亡。
人们把他葬在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就是今天梅州兴宁黄峰嶂下。
如今的兴宁,梅州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在兴宁岗背镇榕树村,有刘氏总祠,堂号为“爱敬堂”,目前已知占地面积最大的单姓宗祠建筑物。
兴宁《刘氏族谱》载:刘开七被尊为刘姓入粤始祖。
本文开头,写下《勉子诗》的刘广传,是刘开七公的长子。
广传公进士出身,曾任江西瑞金县令,颇有官声。
史料记载,刘广川一共生了14个儿子、86个孙子、360个曾孙。他为刘氏一脉发展壮大做了大贡献。
在《刘氏族谱》中,我们看到客家刘氏脉络发展的这样一段表述:“始于陶唐,显于三代,著于春秋,盛于汉室,派衍中山,望著涿郡,积庆洛阳,蜚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