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中国北方多为平原,缺乏天然的地形屏障来抵御可能的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入侵.

1960年中苏关系骤降,中国战略防线北拓,着手应对苏联潜在的军事威胁。彼时,“全民皆兵”的口号响彻云霄,六亿国民皆被视为战士,广袤国土仿佛处处都是军营。然而,一个棘手难题赫然浮现——那辽阔无垠、一马平川的蒙古草原,如何构筑起阻挡苏联钢铁洪流的铜墙铁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苏关系破裂之际,苏联军队迅速在外蒙古扎下了营盘。与此同时,中蒙两国的边界线延展在无垠的草原上,地势平坦得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机械化战争铺设的跑道。这样的地理环境,简直就是为苏军的装甲洪流量身定制的冲锋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时代,中国陆军的状态可谓“步履蹒跚”,机械化尚属奢望,摩托化亦未能圆梦。其装备中最耀眼的坦克——59式,面对苏联的T-62,简直就像鸡蛋碰石头,难以穿透其铁甲。至于空中支援,用于反坦克作战的飞机?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国际形势严峻,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备战” 成为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为加强国防防御能力,中央军委提出了堆筑人造山的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 年 12 月中共中央军委提出堆筑人造山,1965 年 1 月军委办公室会议决定成立 5 个修建人造山小组,先在天津、苏北地区试点,探索人造山工程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问题.

1965 年 4 月毛泽东听取有关堆山问题的汇报时强调 “有山的要打点洞子,没有山的要堆山,做点工事”,体现了对这一防御工程建设的重视与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人造山工程的筹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 年 5 月工程兵在北京主持召开堆山工程会议,研究制定《人造山工程战术技术要求(草案)》。该草案对人造山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战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如人造山的山形、高度、宽度、坑道长度、工事抗打击能力以及内部设施配置等,为后续人造山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1968 年 2 月经毛泽东和林彪批准,总参谋部转发了《人造山工程战术技术要求(草案)》,标志着人造山工程从规划设计阶段进入到实际建设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人造山工程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造山是保卫沿海无山区、保卫平原交通枢纽和战略要点、保卫大城市的骨干工事。主要供远射程火炮使用,每一座山要管 40 至 50 公里,山与山之间建设连接工事,配置中、小型火炮,互为依托,形成交叉火力。人造山还担负炮兵观察所和指挥所的作用,一旦敌人越过,又要作为炮兵要塞留在敌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人造山一般配置 1 个守备营,其中包括 1 个远射程炮兵连,配备 4 至 6 门炮;1 至 2 个守备连,配备轻便的反坦克武器、高射武器以及其他步兵武器,战时进入一个炮兵群指挥机构,总兵力约 300 至 500 人。人造山山形为单峰菱形或双峰椭圆形,高度 20 至 40 米,正面宽 250 至 400 米,纵深 120 至 220 米,坑道轴线总长 600 至 1000 米,坑道口 6 至 10 个,工事要求能够抗御 500 至 1000 磅爆破弹的直接命中,并要达到自然通风、供电、供水等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号山及外围阵地

军事防御角度看,人造山工程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战略环境下采取的一项重大国防建设措施,体现了中国政府和军队为应对外部威胁、保卫国家安全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战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北方地区的防御能力和战略威慑力。

然而,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人造山工程的军事价值和实际效用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在现代战争中,面对敌人宽正面、大纵深的进攻以及高科技武器的应用,这种相对固定的防御工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被绕过、被精确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北地域进行过深入考察的军事奇才粟裕,曾坚决站出来,对这种人为堆砌的山岳式防御工事说“不”。粟裕这位大将级人物深谋远虑,他指出,于现代战争的广阔舞台上,当敌军以宽广的正面、深远的纵深发起冲锋时,此类防御设施相较于二战时法国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又能多出几分胜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而,自七十年代末期以降,“人造山体”项目便近乎寿终正寝。那些已然竣工的“假山”,其利用率亦是寥寥无几,及至八十年代之后,更是遭到了彻底的冷落与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