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对于指挥打仗,历来讲究令行禁止,步伐统一,最高指挥者发出指令后,绝不容许更改,要求全军必须贯彻执行。但仔细观察毛主席发出的电报,我们会发现毛主席大多数的命令都不是生硬型地要求下属执行,反而是协商式地苦口婆心,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通过高效沟通,最大限度让下属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一、攻打锦州的反复劝说
辽沈战役开始之前,一九四八年九月七日,毛主席发给林罗刘的电文:
“于此,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
这里的语句完全就没有命令性质,毛主席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了,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自己的意思,但并没有让前线林罗刘必须听从自己。最后用的语句是“你们应当注意”,然后还写了“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就是协商口吻。
但似乎林总还是不太明白毛主席想要通过辽沈战役奠定解放战争胜利的雄心魄力,仍旧徘徊。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五时,毛主席的电报继续采取劝说或者布置方针的形式进行:
“你们是否能取得战役主动权(当然战略主动权是早已有了的),决定于你们是否能迅速攻克三点,尤其是锦州一点........你们能于沈敌北上迎接长敌时,能打一个极大的胜仗,歼灭敌军十万左右;或者于沈敌援锦时,你们也能打一个这样的大胜仗。但是我们不知道确有此种把握否。我们觉得,首先攻占锦州是有较大把握的,并且是于全局有利的。以上望见复。”
这个电文用了“是否”的字眼,还用了“或者”,且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于沈敌北上迎接长敌,二是于沈敌援锦时,毛主席倾向于首先攻占锦州,但军委的倾向只是用词“我们觉得”,没有明确命令林罗刘必须遵照中央的想法。
整个辽沈战役,毛主席总是在引导林总听从他的指令进行,甚至林总说要打长春,他也同意了,林总打不下,才听从主席的。
二、和许世友沟通的人情味
济南战役开打之前,许世友对攻城兵力少于阻援兵力非常不理解,粟裕解释了,他也不听,于是,许世友以个人名义直接越级向毛主席表示此次军事部署不行,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的使用,要求变更粟裕的部署。
但粟裕才是济南战役的总指挥,许世友越级上报确实有点不妥当,而且战役方针早已定下,换其他主帅,直接会怒斥许世友一顿,让他依令执行。但毛主席不是一般主帅,他苦口婆心地劝说许世友。
电报非常有人情味,电报对许世友说道:“你已到前方,甚慰。”这种表述在毛主席的电报里面比较少见,可见毛主席对许世友的特殊情感,这或许会让许世友这种猛将心里会有一丝温暖吧!
毛主席也没有生硬口吻,让许世友必须执行命令,反而给一颗甜枣,电报写道:“你所说的有重点地使用兵力,是正确的。”
其后,毛主席花了很多文字,认真解释为什么打援人数多的原因,循循善诱,想必许世友看了后,应该也会很感动。许世友最终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再也没说啥了,攻城集团的部署就此确定。
三、让粟裕“熟筹尽复”
为了减轻解放区的压力,毛主席打算让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过长江跃进,“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给蒋介石腹部来上一刀,这是中央层次的战略计划,毛主席强调这是“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
但粟裕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但我们对渡江准备仍积极进行。”
我们要知道毛主席在战略上几乎没有错过,毛主席有些恼火,这个时候加上林总也不愿意南下,毛主席说出:“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个大戏难唱喽!”
但毛主席没有命令粟裕立即渡江,而是让粟裕“熟筹尽复”,粟裕也确实做到了仔细筹划,把自己的意见写成2000字长文,通过来回往复地高效沟通和协商,最终改变了毛主席的战略。
可以说,淮海战役,毛主席如果只是下命令让前线执行,没有做到上下之间的顺畅沟通,是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打仗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中央远在千里之外,有可能不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极可能制定不符合前线实际的战略决策,因此,毛主席很多时候没有生硬下命令,而是采取协商式地苦口婆心,既能够及时得到前线的反馈,又可以在关键时刻,确保中央战略部署在前线有效执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