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侧的大夏河北岸,坐落着一大片藏族风格的佛教建筑群,被统称为“拉卜楞寺”,本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1982年2月23日,拉卜楞寺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5月2日夜晚,我在临夏县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晨,冒着濛濛细雨,开车前往拉卜楞寺。正值劳动节假期,这里游客非常多,好像一座热闹的小镇。购买40元的门票后,跟着人流进入景区,穿过整齐的僧社区,在迎面的广场中央,雄伟的大经堂赫然呈现于眼前。
这座大经堂坐北朝南,也被称为“闻思学院”,乃进行教务会议的场所。清康熙五十年(1711),第一世嘉木样开始修建大经堂,正式拉开拉卜楞寺辉煌的历史。
1985年4月7日,大经堂被火烧毁。1987年,重建的大经堂正式落成,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包括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总计百间房屋。中午11点多,我来到大经堂内,宗教活动结束,喇嘛蜂拥而出,场面十分壮观。
从上午10点半,到中午1点半,我在拉卜楞寺内转了三个小时,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主要的佛殿。即将离开的时候,顺着大夏河边的通道,我登上南侧的山坡上,俯瞰拉卜楞寺古建筑群。瞬间,雨过天晴,阳光普照。但是,当我拍完照,天立马转阴,又开始下雨。
鼎盛时期,这里有九十多座殿宇、僧舍一万多间和六大扎仓(学院),佛殿、宫邸、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建筑星罗棋布,成为政教合一的寺院集团和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学府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拉卜楞寺遭到破坏,禁止宗教活动,僧众四散而去。当时,仅保留寺院西北一角,占原寺面积四分之一,大部分寺院被机关单位占用,很多佛殿变成食品厂或屠宰场。
1980年,拉卜楞寺重新开放,对经堂和佛殿进行维修。目前,拉卜楞寺现存10余座佛殿,均为典型的藏式石木结构建筑,分布于大夏河北岸的一级、二级、三级阶地上,包括殿堂建筑区、囊欠建筑群、中心广场区、僧舍建筑区、寺院辩经区、寺院礼拜区。
这里的建筑以大经堂为中心,向东北、南、西南呈合围之势修建,包括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以及宗喀巴佛殿、观音菩萨殿、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佛母殿、白度母殿等,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供奉从尼泊尔迎来的无量光佛,成为仅次于大经堂的拉卜楞寺标志性建筑物。1993年7月,在“文革”毁坏的塔基上,修建起这座高达31.33米的宝塔,为菩提式塔,总共有五层,构造精巧,金碧辉煌。
弥勒佛殿
喜金刚学院
狮子吼佛殿
文殊菩萨殿
贡唐宝塔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