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协同,北京大运河沿线地下水埋深回升2.18米!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除了给山东、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北方地区的居民供水,它还有一个大用途就是生态补水。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实施118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可谓是双管齐下,一边给大家供水用,一边为当地水生态出力,为当地地下水资源添砖加瓦,这就是为什么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之后,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就开始止跌回升!
不出意外,又有好消息传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重大进展:
与2020年年末相比,我国北京大运河沿线地下水平均埋深又回升2.18米,通州区和朝阳区的超采面积减小了52%,约607平方公里(与2019年相比),全线62公里的北运河京冀段也顺利通航,这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功劳,也是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带来的成果。
当然,短短两年时间,地下水埋深就超过2米,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运河北京段在这两年时间里先后补水约5亿立方米,河北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对标北京和天津,大运河沿线对污染物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大运河重点河段进行水质监测,这才保证了大运河沿线水质越来越好。
河北用水增量靠北京?北京接收“南水”将有双通道保障!
过去这些年,北京接收“南水”的主要通道就是依靠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但未来的北京,将会有两条通道接收 “南水”,新增了大兴支线工程。
大兴支线工程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新机场水厂连接线和大兴支线工程主线,这意味着北京新机场也能接入 “南水”。
与此同时,北京在具备两条接水通道以后,便能够将一部分南水送到河北,具体就依靠这个大兴支线工程。
京津翼协同将迎来水源互济和双向输水新阶段!也就是说,以后河北用水增量,的确可依靠北京提供一部分。
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3年超万亿元,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预计2029年底贯通!
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巨大,已经连续三年超过万亿,以2024年为例,截至到10月就完成10888.5亿元投资,同比增加11.7%,投入的38个陆续开工项目中,也包括了湖南梅山灌溉区和黄河古贤水利枢纽。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后续工程之一,设计输水线路长达194.7公里,主要作用就是把长江三峡库区的水引入到汉江里面,从南到北需穿越宜昌、襄阳和十堰市。
目前引江补汉工程也迎来新进展,就在12月2日这天,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投入工作,这标志着引江补汉步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开挖直径高达12.23米。
我国盐碱地和内陆咸水水域的主要分布地,除了西北内陆地区,便是华北和东北,由于这类水资源的化学构成较为复杂,所以并不适合人和动物直接饮用,哪怕是用来种庄稼也不行。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再加上过去几十年工业发展等因素,部分北方城市地下水超采,地下水埋深下跌严重,甚至出现居民生活用水困难等问题。
国之重器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南水北调不仅解决了北方用水难问题,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南水北调在过去的这十年时间里,已经为北方调水超76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保障,超1.85亿人成为了直接受益者。
以山东为例: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为山东送水达71.39亿立方米,尤其是鲁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你可能想不到,山东今年应急抗旱还通过东线一期供水3.94亿立方米。
水利部2024—2025年度调水计划已经出来了,预计山东省可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调水11.25亿立方米,分别向安徽省和江苏省净增供水0.46亿立方米和5.27亿立方米。
总而言之,南水北调工程虽然规模庞大,投入的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也非其他项目可比,但这样事关民生的重大工程,自然不会通过投入产出来决定是否要执行。
虽然大型水利工程在短时间内可能对当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但后续也会研究专门的解决办法落地。
比如我们的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虽然长江上修建了多个水电站,但长江水依然在流动,并没有变成一潭死水,鱼类动物在三峡大坝也有专门的通道,再加上长江十年禁渔等措施的实行,长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鱼类资源从物种到数量都在逐步向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