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宛如一位隐匿的“健康杀手”,正不动声色地威胁着众多人的健康。
对于长期被高血压困扰的患者而言,仅仅仰仗药物来控制血压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全部,为了全方位地评估病情、防范并发症的出现,定期开展一系列专业检查的重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除了严格控制血压意以外,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一、心脏功能的评估:
心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向器官之一。
长时间的高血压状态会让心脏的负担加剧,从而引发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所以,与心脏相关的检查是评估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风险的关键所在。
- 心电图:它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协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状况。
- 心脏彩超:借助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心脏的结构以及运动状态,从而评估心脏功能是否遭受损害。
二、脑血管的检查
高血压也是致使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
脑血管检查有助于及时察觉潜在的脑血管病变,从而预防中风等严重后果。
- 颈动脉彩超:通过检查颈动脉的血流状况,评估是否存在动脉硬化或者狭窄的情况。
- 头颅CT或MRI: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脑血管病变。
三、肾脏功能的评估
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损害同样不可小觑。
肾脏相关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为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 尿常规:对尿液中的蛋白、红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查,以此评估肾脏是否受到损伤。
- 肾功能检查:包含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四、眼底检查
眼底是高血压损害的又一重要靶向器官。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对视网膜的血管状况进行观察,间接地了解全身血管的健康情况。
- 眼底镜检查:观察视网膜血管是否存在硬化、出血等异常表现。
五、其他检查
除了上述检查之外,长期高血压患者还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开展其他相关检查,例如血液生化检查(涵盖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以便全面地评估病情。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
-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等,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血压控制并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血脂异常
- 总胆固醇(TC)≥5.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3.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1.0mmol/L。血脂异常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血管风险。
肥胖或超重
- 体重指数(BMI)≥28kg/m²为肥胖,24 - 27.9kg/m²为超重。肥胖或超重者体内脂肪堆积,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等,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促使血压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缺乏体力活动
- 长期久坐、缺乏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肌肉力量减弱,脂肪堆积,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血管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并存时会进一步增加风险。
如若合并以上的不良因素,均会增加高血压病对身体的损害。
也因此,针对于高血压患者,给出几点生活方式的建议:
① 饮食方面:
-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 5 克,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肉等。
- 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钾的食物。
②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油、肥肉、蛋黄等。
-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蛋、瘦肉等。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③ 运动方面:
-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 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运动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或身体不适时运动。
④ 戒烟限酒: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 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⑤ 心理调节:
-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学会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
-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
⑥ 其他:
- 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按时服药。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 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起身活动。
-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最后,总结一下:
长期高血压患者除了严格把控血压之外,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也是同等重要的。
通过全面地评估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变问题,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与此同时,患者也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踊跃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守护身体健康。
声明:以上论述仅为个人言论,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线下就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