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和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是一对很互补的黄金搭档,有着“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之说。但事实上,那几年里他们两人朝夕相处的时间仅仅只有11个月左右,陈老总经常要去中央开会。
1948年5月的城南庄会议后,陈老总更是直接被调去配合刘邓,战争的后半部进程,陈、粟其实相距很远。
不过这里也有个问题,华野当初实力胜过中野数倍,为何华野的司令员,还要调到中野去做副手呢?
关于这个问题,还要从1948年初说起。彼时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在国民党的疯狂反扑下,晋冀鲁豫临时司令部所在的新县都失守。
邓政委非常无奈,于这年的1月15日致电中央,表示想要改善战局,最少需要歼灭国民党一个主力军,而这个目标光凭晋冀鲁豫自身已无法做到,因此希望中央批准大军转出。
主席收到电报后很重视,回复说让刘邓再坚持几个月,会迅速调华东粟裕部渡江分担火力。
在主席的构想中,粟裕将在1948年夏率领华野1、4、6纵渡江威胁国民政府腹地,以此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然后华野3、8、10纵在1949年春跟进,这样起码能吸引国军三十个旅,那刘邓在大别山的处境就会好很多。
为实现这一目标,主席甚至准备好成立东南分局和东南野战军,新的领导班子名单也拟出来了。
主席做出该计划时,陈毅正好在中央驻地米脂县杨家沟汇报工作。听说中央有意让自己深入敌后,陈老总非常兴奋,返回华东的路上还赋诗一首:
小住杨沟一月长,平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先擒王。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但粟裕接到命令却很不认可,他觉得在这双方僵持之际,派10万大军脱离根据地南下,过于冒险,不如留在中原稳扎稳打,只要伺机歼灭国军的主力,能取得的战果会更大。
因此他斗胆直陈,发出“子养电”不同意渡江。
毛主席也是纳谏如流的人,反复思考粟裕的建议后,觉得这样的确更有利,便批示后转给刘邓,看看刘邓的意见。
邓政委从全局着眼,也是认可粟裕之言的,但如果粟裕不过江,那部队就无法在大别山立足了。邓政委再次申请撤出,中央2月27日终于回复批准。
原先兵强马壮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有些落寞地往外突围。到三月底,缓过一口气的刘邓大军进行清点,发现原本十余万的队伍,此时只剩五万多人,沿途急行军又抛弃了大量重武器,凭自己是很难再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了。
邓政委便做了个报告,先是总结这段时间的一些得失、讲述目前的困难,然后向中央提出三个方面的请求:
一是希望从华野调批干部来支援中原局,加强中原局的领导力量:二是重新组建中原军区,扩大军队规模;三是派陈毅同志来中原局工作。
邓政委的这份报告,是陈毅后来调到中野的开端。毛主席看后跟另外四大书记商议,都觉得此法可行,不过还要征求一下陈毅的个人意见。
于是,陈毅、粟裕在5月抵达了中央驻地城南庄参加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本来两人以为此行是向中央解释为什么不渡江,没想到却收到调陈毅去中原局的决定,两人万分错愕。
陈老总短暂愣神后,表态一切服从中央安排,粟裕却很着急,再三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最后毛主席折中,陈老总在华野的职务仍然兼着,但人要去中原局。事情就此定下。
陈老总这个野战军一把手,突然被调到平级单位做副职,要说完全没情绪也是不可能的。他在离开城南庄去中原局赴任前,将早前缴获的新式收音机赠送给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并附信一封。
在信的前半段,主要是述及友谊,告知这台收音机是美国最新款,有了它,夫妻二人就可以在屋内跳舞了。不过后半段有这样一句:明日即西去,毫无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部队入川。
按照规定,周总理把信转呈给了另外四大书记,不知哪位领导在“毫无留部队之意”几个字上特别划线。很显然,就是觉得此语玩味。
其实这也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真的不在乎,那就不会刻意去提,而陈老总这专门写下来,就代表着多多少少有点想法。
既然会有人不快,为何中央还要如此调动?是有哪些方面的深层考虑呢?综合来看,主要关乎到四点。
第一是为了刘邓大军能迅速恢复实力。当时中央从华野抽调了4000多名干部前去支援,这么庞大的数量、又是去帮忙的,如果没个重量级人物压着,说不定会出现骄傲及报团情绪,到时跟中原局的人闹起矛盾来,不利于发展。
而在华野,拥有说一不二威望的那个人,只能是陈老总。派他过去,华野干部就不敢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子,彼此能以最快速度融合。
第二是考虑到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的问题。当时中央已经看出,中原地区即将迎来大战,刘邓、华野要全心全意合作,才能增加我方胜利的概率。
如何增加呢?让陈老总居中协调就可以轻松做到。中野需要华野配合的,陈老总这个华野司令员出面说话最管用,他就是一座桥梁,能最高效、最简单让两部齐心。
第三是华野的组织架构已基本搭建完成。临阵调动,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原部队的稳定,而此时的华东局、华东军区、各二级军区等单位的建设都趋于完善,后勤体系也有了保障,陈老总调走,不会让华野出现大波动;
第四就是给粟裕发挥的空间。中央一直很看重粟裕,想培养他独当一面的能力。在中原地区打大仗的构思是粟裕提出来的,尽可能减少他的上级,能让他更彻底、放手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从后来发生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陈老总的这番调动是一步妙棋。他带着几千名华野干部迅速帮助中原局恢复元气,没多久就又能进行大战了。
陈老总在协调两部时,的确取得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像中野、华野合作的洛阳战役,陈士榘在总结会议上大肆说炮火的重要性,并有意无意在提华野才是此战胜利的根本。
导致在场的中野干部脸色铁青,不少人还起身离开会场。陈老总适时批评,让陈士榘做检讨,才让两部关系缓和下来;
还有淮海战役,中野围住黄维兵团却吃不下,陈老总立即出面让华野派部队支援。将敌人歼灭后,华野和中野出现了争功、争夺战利品的事件,一度把“官司”打到司令部。
又是陈老总严肃批评华野,直言什么中野、华野,都是党的部队,缴获通通留下不许带走。
换其他人下这样的命令,即便华野指战员听从,心里也会有疙瘩的,但陈老总说话,大家都是心服口服。
陈老总以一己之力,消除两部的矛盾,这是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仅有他才能做出的贡献。
另一边的华野也始终没出乱子,粟裕在拥有极大自主权后,接连策划、发起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事,歼灭大量国民党精锐,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加强中野、协调两大野战军、华野没受到负面影响、粟裕独立指挥后屡创佳绩,当初调陈毅到中野的四点考虑都成功实现,中央的这一步走得非常好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