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场上的王子波
盛星辉
王子波,河南新安县人,他于1922年出生,1938年2月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同年入党。抗日时期任指导员、独立营副政委。参加过太行山地区反“扫荡”、白晋战役、邢沙永战役、百团大战和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副团长、团长。参加了中原突围、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咸阳阻击战、西南战役等。在抗美援朝中,任五四一团团长,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东线防御战、夏季反击战役。本文介绍的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事迹。
1950年12月1日,五四一团结束四川剿匪任务,在一八一师的编内12月17日达到河北青县,准备参加抗美援朝。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王子波,预定课程尚未结束,就奉命归队担任五四一团团长。
他一回到部队,就全力投入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协助政委组织开展教育,多次作战斗动员报告。他更集中主要精力抓军事和后勤工作。他发现马车远载枪炮,难以适合朝鲜山地作战就试验改用骡马驮载获得成功,为入朝作战创造了条件。为使在敌机空袭下能够吃上热饭,指示后勤处组织炊事员进行防空条件的野炊,在入朝后起到了保持部队体力的作用。1951年3月8日,他代表五四一团在全师入朝参战誓师大会上庄严宣誓,要打出军威,打出国威,胜利完成一切作战任务。
3月17日,全团斗志昂扬地跨过鸭绿江,向“三八线”开进。行军中,由于王团长严令部队执行防空纪律,部队未遭受一次空袭。初春,朝鲜气温低,部队多于山野露营,战士平均负重25公斤多,体力消耗大,但由于每天能吃上一两餐热饭,体力保持较好,掉队人员也少。经14天行程五百余公里,于4月1日抵达伊川集结待命。
4月19日,五四一团奉命接替二十六军七十八师在高台山、安养寺以南541.9高地、大松里地区防御任务,并准备从该地区转入进攻。为了打好出国第一仗,王团长冒着敌炮敌机的狂轰滥炸,到前沿实地勘察,给指战员们以极大的鼓励。20日,土耳其旅以一个连至一个营的兵力,在八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向该团防御阵地发起了十多次冲击。至22日,王子波指挥部队击退敌人。在战斗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如在21日的战斗中,二连二班副班长彭福礼率领一个战斗小组坚守541.2高地,五个小时内连续击退敌人一个排至一个营的七次冲击,毙伤敌军百余人,该组伤3人亡2人。战后彭福礼荣立特等功,负伤的李贵才荣立一等功。
在三天的战斗中,王团长睡眠很少,喉炎发作,吃饭困难,仍不放松战斗准备。为了突破土耳其旅的防线,他认真勘察地形和出击道路,查明敌人兵力部署,将团的主攻方向选为敌人右翼。4月22日18时,在炮火掩护下全团发起了攻击,一举突破土耳其旅防御阵地。24日,他指挥全团徒涉汉滩川,继续担负师的突击任务。25日,经花峰追到抱川以北旺芳山。此时部队断粮,个别人翻取居民粮食,他发现后严加教育和制止。27日,部队抵达崖谷里、龙井寺,与敌对峙。至此,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全团北返射亭里休整。利用间隙,他写出了此次战斗的总结,并在全团排以上的干部会议上作报告。他认为:和装备优良的敌人作战,不但要用灵活的战略战术而胜之,而且敌人一旦溃逃,要伺机大胆乘胜出击,扩大战果。
5月18日,我军发起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至20日12时,五四一团已攻占寒溪以南至505高地,转为师第二梯队。21日凌晨2时,王子波接令,全团渡过洪川江,沿积石山北麓向上、下莲洞方向前进,支援五四二团配合十二军攻歼栗木里地区之美二师。因电报迟到,即使以最快速度,也难于拂晓前涉渡洪川江,天亮后有遭受空袭危险。王子波考虑事关重大,便指挥全团渡江,幸遇大雾,顺利过江。电令规定的路线是走积石山北麓,他观察守敌处于稳定形势,又来不及向师部请示,便果断决定,改走积石山以北相隔一山之北侧,终于21日进至五三O高地。此时被支援的友邻部队尚未到达,五四一团成了第一梯队,王子波即令一、三营占领防御阵地。翌晨8时许,美二师发起猛烈攻击。五四一团孤军前进,处境困难,但王子波镇定自若,指挥部队激战一天,击退敌人在8架飞机、20多辆坦克和数十门火炮支援下的11次冲击。
22日上午,王子波预感到战场全局情况有变化,下一步可能后撤。为了稳定局势,他请政委马匡汉率二营先退一步,占领第二线阵地,便于撤退时交替掩护。22日16时,部队奉命撤退。他决定日落时开始撤退,要求各营大胆行动,避开大路沿小路向华川方向前进。他自己“退却在后”,途中部队两次几乎被敌人切断退路,他率部翻山越岭摆脱了敌人,于27日中午进至华川以西,靠近了师的主力,并奉命于原川里一线阻敌北犯,完成了作战任务。
第五次战役后,五四一团奉命到谷山地区整训。在随时准备参战的前提下,部队主要进行兵员补充、组织整顿、军政训练、政治运动、构筑二线阵地、修筑通路以及反细菌战等。在整训中,他组织的营进攻实弹战术演习,受到了王诚汉师长的表扬。他白天指导部队训练,夜间挑灯写教材,他以一星期时间写成了近三万字的教材《对坚固阵地进攻的战术和战斗动作》,共分9课。这本教材是针对基层干部和战士的,观点新颖,通俗适用。1952年春,此教材发给五四一团干部集训队使用。彭总看到这部教材后,嘱令修改,转发全军作为临时性的必需教材。1954年4月中旬,王子波被派往援越顾问团,参加奠边府战役时,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拉着他的手说:“你写的教材很好,我军也学习和运用了。”他还写了一本《排防御》教材,三万余字,被六十军司令部转发全军作军事教材,也受到普遍赞扬。
1952年3月5日,五四一团奉命接替五四二团662.0、510、431.1、676高地地域的防御任务,成为师主要防线上的一个团。在团防御战斗中,王子波自觉地贯彻积极防御的思想。他认真学习兄弟部队的经验,发挥创造性的指挥作战,全团根据上级指示,开展了冷枪冷炮战术,迫使敌人不敢外出活动。他积极指挥开展小分队活动,控制了敌我前沿的间隙地区,取得了防御主动权。他指挥积极实施小型反击战,出色地组织指挥了883.7无名高地战斗和方形山战斗。
883.7西北无名高地是上级交给五四一团进行阵地反击战的首选目标。1953年4月1日,五四一团八连一排配属团侦察排一个班,在48门火炮支援下,分三路发起冲击,24时,全歼守敌,全部占领阵地。战至4日,敌以一个排至五个连的兵力反扑5次,均被击退。后换上四连防御。5日至9日,敌反扑42次,四连与敌反复争夺,巩固了阵地。此次战斗共毙伤敌1608名,俘敌11名,我伤亡185人,敌我双方对比为8.7:1。这一仗成功地开始了由过去“抓一把”就走的战术,到占领后固守的转变,创造了经验,受到上司表扬。
方形山是敌949.2高地的屏障,有重要战术价值。此地进攻,既要打下来,还必须守得住,为下一步进攻949.2高地主阵地创造条件,所以难就难在“守”字上。王子波下定决心要同时走好“攻”、“守”两步棋。在团作战会议上,经过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智慧,王子波决心,以主要兵力,从敌人阵地间隙插入敌人侧后潜伏,形成三面包围、两翼钳击的攻击部署,从潜伏区突然以13个箭头同时攻击敌9个点,猛虎掏心,使敌人猝不及防,首尾不能相接,更有把握速战速决。为更有效地达成攻击的突然性,把原拟分三步打的三次火力准备方案,修正为集火7分钟的一次性火力准备,多路多点的一次性协同攻击。王子波还组织战士们挖了一条坑道,直通方形山脚下,既屯兵和储备粮弹,又作为冲击出发点。
5月26日黄昏,潜伏分队按计划出发。27日,他们安全度过了白天。王子波在观察所警惕地观察了一天。27日22时5分,我方108门大炮按计划对敌阵地进行火力袭击。随着冲击信号的发出,攻击分队13个箭头齐发,经14分钟激战,全歼守敌,一举占领9个阵地。这一仗全歼守敌两个连又两个排,其中方形山歼敌一个连,而我无一伤亡。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一个狭长地带里,同时以13个箭头相向攻击没有互伤,足见战斗组织之严密。不到一刻钟,攻占敌人有坚固设防的一个营阵地,是一个成功的攻坚战例,后被军事院校作为典型战例在教学中运用。5月28日至30日,敌人日平均向我反扑二十余次,均被击退,共毙伤俘敌1080人。战斗一结束,王子波就亲自写总结,以《对敌工事构筑、守备特点与应取对策的研究》为题,提出了勇猛突破,两翼扩张,尖刀直插,快速前进,迫敌纵深,堵敌地下,分别聚歼,广泛爆破,挖掘搜索,肃清残敌等战术。
1953年7月1日,五四一团开赴北汉江以西参加金城反击战役,受命突破龙虎洞西南高地及向金城川以北541高地、472.3高地、551.6高地纵深穿插任务。为察明作战区内敌情地形,王子波两次率营以上干部乘木筏渡过北汉江,冒着敌人反扑的危险,进行抵近观察,制订了一个出奇制胜方案。7月13日21时5分,五四一团发起进攻,至14日16时,完成了师规定的战斗任务。但全团伤亡较大,王子波认为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他亲自写了《龙虎洞战斗总结报告》,既肯定了战斗的胜利,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又从指挥角度检讨了“攻得乱,进得慢,伤亡大,俘获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师在决心部署、炮兵运用和组织协同等方面的缺陷。秉笔直书难能可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子波善于搞好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能顾全大局,在自己正确意见被否定后,仍能坚决执行命令。很重视司令部的工作,带兵尤其是对参谋要求严格,能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善于结合作战和军事训练做思想工作。他十分重视总结作战经验,归国后,主持了六十军入朝作战经验的总结工作。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贡献,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援越顾问团工作组组长,参加了奠边府战役;后任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副军长、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荣誉勋章和三级解放荣誉勋章;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选自政协河南省新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新安文史资料 第5辑》)
(本文作者盛星辉,志愿军复员军人。1930年8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任教于湖南省益阳谢林港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兼任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会员,从事抗美援朝战争史、历史对联、历史教学的研究,有多篇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