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刘魁立
“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年”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一岁之始,亦是百节之首,其历史之悠久,至晚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发《太初历》,复以夏历春一月为岁首,后世历代自此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同时以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日为“春节”,后者专指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
《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又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古人在此时举行盛大的朝贺和庆祝活动,包括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等,二千多年间逐渐演变为内容丰富、连续一个多月的新春佳节,民间俗称“过年”。作为岁首的庆祝活动,“年”在一年各类节日中也最为隆重,因此而谓之“百节之首”。辛亥革命后,农历正月初一被改称为“春节”,与传统的“年”合而并称;立春日则回归为一个重要的节气,不再称之为“春节”。
由上述文字可知,今天的我们想要理解“春节”,需得回到“年”的概念,而理解“年”,又要回到传统节日体系之中,在自然与时间的流转中理解中国人的节日观。“春节——我们的节日”文化六讲之首讲,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90岁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先生为大家解读时间之网中的“年”。欢迎收看!
主讲人
刘魁立,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图为1月5日下午,刘魁立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为现场读者作2小时演讲现场。
讲座亮点
什么是时间?
古人如何发现时间、测量时间?
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何以构成?
在日月之下生活的中国人,有多幸运?
中国传统节日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之于我们有何意义?
节日与假日如何协调?
“年”是什么?
我们都是“年”的传承人!
讲座内容
▷什么是时间?
这是一个最为本初的问题。哲学家会说:时间和空间一样,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时间之于我们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二是事件发生历程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标识。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人渐渐通过观察自然学会了测量和具象时间,如观察太阳,将两次日出之间的时段称为“一日”;观察月亮,将两次月圆之间的时段称为“一月”;观察谷物,将谷物由播种到成熟直至下次播种的时段称为“一年”。这些“时间的秘语”,我们可从古代汉字中管窥一斑。
甲骨文:日月年
中国人的节日体系,不仅坐落在时间坐标上,也建构在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之上的——即我们的节日体现了我们的观察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间观念之上。
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
咳咳,“傻傻分不清”上述概念的同学请举举手,下面请跟随“课代表”补课。
夏历,顾名思义,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夏历通过观察月相盈亏,以一个朔望月周期为“一月”,以太阳回归年的周期为一年,并将其分作十二个月,以春一月为正月,即干支历的建寅之月。
至商代,君主改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即干支历的建丑之月。后续,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即干支历的建子之月;秦历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干支历的建亥之月。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太初历》,这是一部在中国历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法。太初历恢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吸收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通过置闰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的误差,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因此太初历也被称为“农历”,沿用至今。
虽然现今使用的农历也被称为“阴历”,但它和夏历、太初历一样,都是“阴阳合历”,即同时参考月相朔望变化周期和太阳回归年长度的历法。而现今使用的公历为单纯的“太阳历”,即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网络包括什么?
除上述介绍的传统历法,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网络还包括:干支历,即由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交错组合的60个时间单元,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才有了我们常说的“生辰八字”“六十甲子”等;十二地支还派生出了“十二属相”,当前我们所处的年份被称为“甲辰龙年”,乃基于此。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二十四等分,在此基础上细分七十二物候,通过观察总结寒来暑往、自然节律的变化,精确指导农事和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堪称中国人最伟大发明的之一,充分彰显了中国人认知自然、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智慧,极富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人给人类知识宝库的献礼,值得我们为之自豪。
此外,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还包括刻、周、旬,以及辛亥革命后开始施行的公历等,在此不做详述。
▷中国传统节日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多是参照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设置的,而我们的节日体系同样如此。例如,与月亮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等。与太阳直接相关的如二十四节气,立春、清明、冬至等都是民间极重视的节日。生活在日月之下的中国人,是地球上最浪漫、最有情致的一群人,懂得将“我”置于日月和自然之中,因而几乎所有节日都是号召人们走到自然之中,去观察和理解时节变迁,在时间的维度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体味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便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本质所在。
▷什么是年?
“年”与“春节”的概念辨析,前文已略作介绍。在魁立老师看来,春节是否叫回“年”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关于“年”的内涵是否能够真正被我们认识到。过年,作为一个文化传统,与其他节日迥然不同,主要表现有三:第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端,过年意味着人们要告别旧日、迎来新的生活。比如人们常常会自觉剪头、沐浴、更衣,让自己焕然一新,有让自己变成一个新“我”的意识,这是与自我对话的时节。第二,意味着生存空间的重建。以前的人们,即便物质条件很差,也会在过年前糊棚、打扫;现在的我们依然会扫尘,会贴上春联窗花、挂上灯笼、摆上年宵花来装点居所,这些做法体现的是我们在内心希望在过年的时候,与周遭重建一种新的关系。第三,社会关系的重构,过年时我们要祭祖请神,要给亲朋拜年送福,要给晚辈压岁钱,这是我们与他人互动、强化社会连接的时刻。
诚然,时代和生活环境已发生剧变,很多年俗甚至感受已经时过境迁。倘若我们站在时间的网络上,重新理解我们传统节日体系,是否更能深刻地理解“年”的内涵呢?不如将它看作一个重要的时刻:此刻我重生了,我和自然、和周遭、和他人的关系有了一个重构的机会。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的精神面貌是新的,心灵是美好的;人和人是友善的,彼此和谐,长幼有序;人和自然是亲善的,生存环境是惬意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美好的。这才是“年”的追求和期盼,这才是“过年”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图书馆” 2024-02-1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