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叙利亚就已经变天了。网络上就有一种说法:自媒体更新的速度,都跟不上叙利亚局势变化的速度。

事实确实如此。从11月27日算起,政府军仅三四天时间就丢了200多万人口的阿勒颇。12月5日,就退出了哈马.12月7日,我们发了篇文章,认为叙利亚这次的形势比十年前更严重,这次仅凭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已经很难挽救危局,第二天就传来消息,政府军又退出了霍姆斯这个大马士革最后的防线。然后再过一天,大马士革也没了。整个过程比法国投降的速度还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叙利亚出问题,还不算太意外,因为一直就隐隐有一种担心,叙利亚这里可能会出事。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也就是2023年10月9日发的那篇文章《这一次局势不同寻常》里就表达过这样的担忧:

“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的俄罗斯现在无暇旁顾,光靠叙利亚和中东国家的力量,赖在叙利亚偷油的美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赶走,叙利亚真正的和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除恶未尽,叙利亚局势还可能出现反复。

中东现在需要一个定海神针。这个角色现在俄罗斯无法承担,只能是中国。甚至如果中东形势恶化,保护叙利亚的安全,俄罗斯独木难支。”

只有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是撑不住局面的。“东方力量是逆转中东力量对比的关键”。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叙利亚的巴沙尔时代是以这样令大家瞠目结舌的速度结束了。与其说是叛军的战斗力太强,倒不如说是巴沙尔政府和军队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不战自溃,属于典型的自我崩盘。

这是非常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站在反霸的立场,巴沙尔掌控的叙利亚,是“抵抗之弧”运输通道的枢纽,“抵抗之弧”是中东仅有的敢于公开对抗美以势力的力量。应对美国遏制的大国力量,是完全可以通过“抵抗之弧”,在中东牵制美国。

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的中东形势,一度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被“抵抗之弧”像锁链一样缠住了。想想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在中东受的气,当时的美国有多狼狈。

在中东的局势特别紧张时,美国有两次不得不抽调两艘航母部署到中东,减轻了亚太以及欧洲的压力。

当时的中东形势,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大国,应该是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多给中东“抵抗之弧”一些装备和物资的支持,是具备条件,变内线防御为外线进攻的。既可以在中东牵制美国,又可以为在中东提前终结美国霸权创造条件。

跟美国博弈,即使不能把他打痛了,也得想办法让其有所忌惮。巴以冲突就给反霸阵营送来了这样的机会。

因为美元与石油,以及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中东对美国的重要性约等于美国本土,打击中东的效果就相当于击中美国的心脏。因为中东抵抗力量的存在,可以用比较小的资源投入,通过支持抵抗之弧,就可以对美国形成强有力的牵制和消耗。

尤其是俄罗斯,因为俄乌冲突,被美西方通过乌克兰进行的代理人战争不断消耗,并被美西方合力制裁,与美西方已经彻底撕破脸,中东的变局给了俄罗斯跳出被北约在欧洲围堵,到中东牵制美北约的机会。只要拿出一小部分武器,支持中东胡塞等抵抗武装,用来打击美国在中东的海军和军事基地,就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如果胡塞武装多点高超音速导弹,是真敢招呼美国的航母和驱逐舰,想想一旦出现这样的场景会产生什么效果。

但可惜,这一幕没有出现,近似于浪费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反而被美国抓住了土耳其创造的这个机会,扳回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叙利亚这次出事,“抵抗之弧”被拦腰切断之前,美国在中东都没有摆脱战略上的被动。当然,这次叙利亚的战乱,始作俑者也不是美国,而是国中哈士奇,在背后捅了叙利亚和“抵抗之弧”一刀,也给美国及以色列创造了机会,但美国把握机会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叙利亚战乱一起,就亲自下场,打击叙利亚的外部援军。

叙利亚政府的崩溃,确实太突然了,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都到现在还感觉一头雾水。在此总结一下,主要有几个原因:

直接原因是土耳其对叙利亚政府的背刺,瞬间打破了叙利亚各方力量之间形式上的脆弱平衡,点燃了这场变局的导火索。土耳其支持的沙姆解放阵线(HTS)和叙利亚国民军(SNA)成为这次推倒巴沙尔政府的主力。

深层原因是叙利亚的经济命脉被美国扼住了咽喉。美国政府对叙利亚实施了长期的经济制裁,在入侵叙利亚的美军支持下,库尔德武装(SDF)控制着叙利亚主要的油田,一些重要的农业区也不在政府手里。而石油和农业是叙利亚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这就让巴沙尔这些年手里拿的是堪比大明王朝崇祯的剧本,叙利亚政府的财政就跟崇祯朝的国库一样,银子少的比脸还干净。军饷短缺,结果就是军人容易摸鱼。

叙利亚政府和军方高层被渗透,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次叙利亚国防部的指挥有很大的问题,他们下的指令除了关于撤退的,就基本没有关于抵抗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谈论的比较少,就是反霸阵营内部主要成员之间的战略协同问题。

目前在这方面,无论是与反霸斗争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是与霸权阵营相比,还需要有很大的提升。虽然经常有人提到“中俄伊大联盟”这个出现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中的概念,但与中俄伊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水平并不相符。虽然我们坚持不结盟政策,但在目前美国调动盟友全力遏制我们的形势下,中俄伊三者之间无论是经济的互补性还是地缘政治上的配合,都需要增强战略协同的水平。在之前的协同水平下,一些人以为叙利亚放弃北部城市,是大国为了诱敌深入而进行的谋略,根本就不可能是事实,明显高估了中俄伊的战略协作水平。

叙利亚的变天对“抵抗之弧”,对反霸阵营,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如果中俄伊因此提升战略协同能力,那所得未必就小于所失,失去的也可以再赢回来。

12月7日,伊朗驻华大使馆,在中文互联网发布了一个短视频,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三角定理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伊朗愿意与俄罗斯和中国扩大合作 ,以推动建立多极世界秩序”。

伊朗的这个表态很重要,这很可能是反霸阵营从概念到雏形再到正式成型的一个重要信号。至少说明,叙利亚形势的变化,让伊朗认识到与中俄而特别是中国,加强地缘政治合作的重要性。没有东方大国,仅凭伊朗和俄罗斯的合力,在中东是无法与美国抗衡的。

中俄伊之间的合作没有提升到应有的水平,伊朗这边可能是主要的症结。伊朗在地缘政治方面,和俄罗斯的合作比较多,和东大的合作更多是在经济领域,可能还没有认识到东方大国对中东地缘博弈和伊朗保住中东利益的重要性。而俄罗斯的实力,让伊朗对俄罗斯的信任度应该是下降的。

这里就要讲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在俄乌之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很可能就是中东局势变化的拐点那就是8月6日乌克兰军队出击俄罗斯的库尔斯克,而俄罗斯却没有能够快速解决进犯本土的乌军。

在此之前,中东局势对“抵抗之弧”是很有利的。从8月6日开始,过了一个月,俄罗斯库尔斯克的大片土地还在被乌军的控制之下,这就会引发很多国家对俄罗斯实力的进一步质疑。

伊朗因哈尼亚在本国境内被杀而对以色列展开报复行动,一再推迟,应该也与这个事件有关。

“抵抗之弧”中的伊朗和叙利亚都和俄罗斯走得很近,俄罗斯是“抵抗之弧”的背后大佬。但库尔斯克的土地被乌军攻占这个事情一发生,对中东抵抗力量的心理冲击实际是很大的。本来把俄罗斯当作自己的依靠,有什么事还指望俄罗斯帮一把,结果,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大片土地都被攻占了,还不能马上解决。

国际事件经常是有联动性的。比如,这一次叙利亚内乱,就有乌克兰的军事人员参与,指导叛军运用“无人机”战术。而8月份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又可能是为了减轻美国在中东的压力。我记得当时还做过视频,大意是说,这次乌克兰出击库尔斯克,在战略上对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不至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中东正在进行的博弈影响却很大。据此认为,乌克兰出兵库尔斯克,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策应美国在中东的行动。

我认为是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的:美国在中东陷入困境,一时找不到脱困办法,就让乌克兰发动对俄罗斯本土的出击,打击俄罗斯在中东的那些盟友的信心,也让觊觎“抵抗之弧”的那些力量萌生想法,引发中东出现变盘的可能。美国的眼中钉就是“抵抗之弧”,抵抗之弧最薄弱,最容易搞私情的就是叙利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大国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叙利亚事件发生之前投放到叙利亚,即便美国有这个想法,可能土耳其也不敢搞事。中国不是俄罗斯,俄罗斯不只是实力下降,还因为被土耳其遏制着黑海出口,又因俄乌冲突爆发,油气向欧洲的运输非常依赖经土耳其的管道。即便是土耳其多次算计俄罗斯,俄罗斯对土耳其也强硬不起来。

如果土耳其不背刺叙利亚,即便美国通过经济制裁和封锁,已经给叙利亚政府制造了严重的困难,叙利亚也未必会在这个时间点一夜变天,帮美国和以色列暂时解了围。

中东需要真正具备实力和美国掰手腕的大国坐镇,才能推动反霸力量在中东的继续壮大,俄罗斯现在的实力,确实已经承担不起这样的角色。

这次因为叙利亚这件事,俄罗斯和伊朗承受的损失都特别严重。叙利亚对俄伊而言,那是货真价实的核心利益。希望俄伊通过叙利亚这次的变盘,准确评估他们的实力,并客观分析目前的形势,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大国的支持和参与,他们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和势力范围都很难保住。

中俄伊最好的合作点就是中东。按说,俄伊应该比大国更具有提升合作关系的积极性。作为俄伊势力范围的“抵抗之弧”,现在因为叙利亚被翻盘而受重创,确实应该吸取教训。

经略中东对大国来说,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修。经略中东,我们也需要俄伊的配合。

时间上,我们等得起,毕竟我们现在的主战场是中美经济战,即使我们不能在中东提前终结美国的霸权,依然可以通过打赢经济战而实现目标。但俄伊在时间上已经等不起了,俄伊不应该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自己的势力范围继续搞封闭,在美西方的紧逼面前,会失去的更多。

中俄伊如果能够都充分认识到提升全面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把中伊合作从经济为主引向包括军事防务在内的全面合作,这次叙利亚的事变,给反霸阵营造成的损失就是可控的,甚至可能从坏事变成好事。

如果中俄伊在中东能够密切配合,那意味着中东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