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第二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培育资金2024年分配方案。此次典型镇培育名单中,河源7个县(区)共有17个镇入选培育典型镇,总计获得2.64亿元分配资金。其中,源城区埔前镇获得8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源市入选名单

近年来,埔前镇积极探索发展路径,通过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多点突破的方式,着力提升发展支撑力、产业源动力、绿美软实力、治理内驱力和典型带动力,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绿富双赢、现代产业、精细治理的“示范门户”,为源城区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现代化枢纽城区添砖加瓦。

立足自然资源禀赋 提升乡村产业“含金量”

12月,气温逐渐降低,但在埔前镇中田村联合绿尚农民种植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菜心和芥蓝长势旺盛,菜心的叶子翠绿欲滴,鲜嫩可口;芥蓝叶片肥厚,色泽浓郁,充满无限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尚农民种植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的芥蓝

埔前镇中田村党总支书记梁宝利向记者介绍,中田村积极整合村内资源,推进连片耕地集中流转,联合绿尚农民种植合作社、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成功激活闲置土地资源,统一流转土地达430亩,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1.6万元。截至2024年11月,中田村村集体收入达到57.1万元,已超额完成今年预期目标。

中田村的迅猛发展,是埔前镇整体进步的一个生动写照。据了解,埔前镇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引领,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现代产业示范门户。一方面,持续推广土地作价入股分红模式,高效盘活留用地和闲置土地,如2024年罗塘村集体留用地兑付投资收益242万元,村民人均分红达1500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并统筹整合涉农、移民、乡村振兴等资金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专项资金的活化利用,探索乡村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达成村企合作稳定收益。

截至2024年11月,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13.7628万元,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0万元,其中陂角村、罗塘村、双头村、大塘村、河背村、南陂村等6个村更是突破“百万大关”。

增强示范带动力 推动典型建设新升级

在埔前镇陂角村的棕榈岛杨家小院,记者体验了一段宁静悠闲的时光。小院被高大的棕榈树环绕,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斑驳地洒在庭院的鹅卵石地面上。微风轻拂,棕榈叶沙沙作响,院内的花草散发着淡淡清香,与咖啡的浓郁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将这里变成了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家小院棕榈岛咖啡店

埔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源城区南片区“百千万工程”示范建设首批首期的10个项目中,有4个落户在陂角村。其中,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项目率先完工,成功吸引100万元投资,升级打造为杨家小院棕榈岛。该项目运营后,第三方每卖出一杯咖啡就返给村集体1元用于村庄建设。自运营以来,项目顺利承接“暑期流量”,月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为周边的杨家小院、白云墅、沈家土菜馆等20余家民宿、农家乐增添了人气与活力,促进了增收。

当前,源城区已成功培育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2条、省级精品旅游线路5条,客天下、巴伐利亚、春沐源小镇三大景区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有效地辐射带动周边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陂角村依托春沐源、蔬香园等项目,成功吸引了巴伐利亚、客天下等邻近景区的游客,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辐射周边区域。如今,陂角村的农家乐数量已超20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6.8万元迅猛增长至2023年的32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8600元提升至27035元,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

近年来,埔前镇依托“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村——陂角村的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泉等自然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不断探索陂角村“绿富”双赢的发展道路,让“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焕发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