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陈伯钧在红四军教导队任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队长是吕赤。两人同是四川老乡,同是黄埔军校生,同上井冈山,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关系非常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战斗中,陈伯钧缴获了一支手枪。因这支枪有锈拉不开枪栓,吕赤便开玩笑地对陈伯钧说:什么破枪,“半斤铁”而已,干脆扔了算了。

那时候,对于武器装备水平很差的红军来说,手枪可是个好东西。陈伯钧当然舍不得扔,他把手枪小心拆开,找来油反复擦拭,最终竟然让他给鼓捣好了。

一天,正逢吕赤打土豪归来,他刚迈进院子,陈伯钧便笑着迎上去,拿着枪比划着说:“这回我这枪可不是‘半斤铁了”。说着他便拉动了枪栓。可是,令陈伯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枪栓带动撞针,击发了一粒尚未退出的子弹。一声枪响吕赤当即倒地。陈伯钧跪倒在吕赤身旁大声呼叫,但吕赤已停止了呼吸。

对于陈伯钧枪走火误击吕赤事件,上下都非常难过,也都非常关注。如何处置陈伯钧,前委会委员们对此意见并不统一,可以说是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但基于大家对杀人偿命这一朴素道理的认知,最终多数人都认为,陈伯钧应该枪毙,这对泉下的吕赤也是个交代。

作为前委会书记的毛泽东,在了解事件过程后,并没有马上作出结论。他找来士兵委员会主任,以征询的口气说:“你们吕队长被陈伯钧误杀了,你看不杀陈伯钧好不好?”毛泽东接着说,“已经死了一个黄埔生,要再杀一个黄埔生,就失去了两个军事指挥员。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你回去先做做工作,开个士兵委员会,讲清不杀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毛泽东通知部队集合,就此事件再次向大家进一步说明,他耐心地对大家说:“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赤开玩笑,是枪走火才误杀了人。他们两个表现都不错,军事上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呀!”毛泽东继续说,“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否则另一个人还不好追悼呢!你们看怎么样,我讲得对不对?”

大家觉得毛泽东讲的既不失法度军纪,又入情入理,激烈的情绪有所缓和冷静。针对有人提出陈伯钧杀人不能不了了之,毛泽东严肃地回答说:“当然不能不了了之,我们不让他偿命,但是要惩罚他的。吕赤同志未能完成的工作要由陈伯钧一个人加倍完成。另外再罚他一百板子”。

见没有人反对,毛泽东马上叫“警卫员找来竹板子,在大家监督下对陈伯钧执行惩罚。实际上打了二十几下就收住了。此事件处理过后,陈伯钧被调离教导队,到一团一营降为连长”。

井冈山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工农红军初创的起步时期。毛泽东以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大局为重,从红军极度缺乏军事指挥人才实际出发,把革命纪律的严肃性和保护人才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说服大家,抢救下了准备枪决的有过失的好同志。

陈伯钧也没有辜负毛泽东“枪下留人”的厚望,跟随毛泽东继续革命,南转北战,终成一位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