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区香蜜公园一直是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热门去处,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免费的垂钓区域吸引了许多钓鱼爱好者。然而,这座公园的花香湖和花蜜湖近年来却因为外来物种问题屡屡被“放空”,引发了众多关注。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市民居然在湖中钓到疑似“食人鱼”的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蜜公园的花香湖和花蜜湖风景优美,开放垂钓政策也给市民提供了悠闲的钓鱼乐趣。然而,自2020年以来,这两个湖泊却开始经常性地被放空湖水,湖底沙石裸露,原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许多市民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样的行为宛如“逐客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公园管理人员透露,频繁放空湖水的原因是为了控制外来物种的数量。这些湖泊中虽然也有原生物种,但大量的外来鱼类如罗非鱼、清道夫鱼、食蚊鱼以及巴西龟等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罗非鱼的数量极多,影响了水体的清澈度和生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园采取了“晒塘”措施,通过抽干湖水、清理鱼群的方式来维持水质和生态平衡。被捞出的鱼通常会分发给游客,而湖水重新注满后,会引入黑鱼这种肉食性鱼类,通过“以鱼治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7月,深圳市民关先生来到香蜜公园钓鱼。开钓后,他钓到的最初几条鱼都是草鱼、鲫鱼,虽然体型不大,但足以一饱口福。然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关先生频频钓起一种奇怪的鱼。这种鱼全身泛着金属光泽,背鳍黑色,腹鳍呈鲜艳的桔红色,令人联想到“食人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先生越钓越心惊,他心想:“这难道是传说中的‘食人鱼’?”他连忙请教附近的钓友。结果钓友们听后大笑,表示这并非“食人鱼”,而是红鲳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鲳鱼,学名巨脂鲤,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的鱼类。早在20世纪80年代,红鲳鱼便被引入我国,并成功实现人工繁殖。由于红鲳鱼生长迅速、产量高,很快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型鱼种之一。

红鲳鱼与“食人鱼”同属锯脂鲤亚科,两者外观相似,但性格却截然不同。红鲳鱼温和得多,其主要以植物和小型水生生物为食,对人类和大型动物并不构成直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鲳鱼具有极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水质条件下繁衍生息。这种能力使得它在珠江水系中建立了种群。然而,红鲳鱼对温度较为敏感,其最适宜的生存水温为19℃-25℃,一旦环境温度低于12℃,便难以存活。因此,在长江以北地区,红鲳鱼基本无法繁殖,也很难对生态系统造成大规模影响。

尽管如此,红鲳鱼仍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尤其是在一些气候适宜的地区,红鲳鱼可能会与本地鱼类争夺资源,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间,红鲳鱼因肉质紧实、肉多刺少的特点而备受欢迎,成为红烧、煎炸等烹饪方式的优选鱼种。它还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然而,近年来红鲳鱼的市场地位逐渐下滑。这主要因为人们对食材选择更为丰富,同时也有传言称部分养殖户为节约成本,可能在恶劣环境中养殖红鲳鱼,导致鱼体可能含有病菌,影响食品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蜜公园外来物种问题的背后,映射出人们对放生行为的误解。尽管公园管理方在湖边设立了禁止放生的警示牌,但仍有部分市民私自放生,甚至选择在夜间进行放生活动,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郭强表示,通过“晒塘”清理入侵物种是一种成熟且科学的管理手段,但并不能彻底根除问题。更关键的是,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让市民意识到随意放生可能带来的生态危害。

爱钓鱼,爱生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喜欢的话点个赞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