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7日下午,在第五次反围剿接连惨败的情况下,红6军团全军9758人,奉命分三路由遂川横石村向西南方向突围。
这支队伍,就是中央红军的长征先遣队,他们的作用就在于侦察探路、牵制敌人,为中央主力的转移争取时间。
肩负着伟大的使命,红6军团用鲜血趟出了一条长征路,损失惨重。这其中还有一桩历史谜案:18师红52团在顺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竟突然神秘失踪杳无音讯。
直到70年后,通过贵州一山村的神秘风俗,才总算解开这个疑团。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又为什么会与一个民俗有关呢?
红52团离奇失踪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我国开始了肆无忌惮的侵略,然而,面对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蒋介石却因为一己之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将几乎能动用的全部兵力,都用来围剿红军。
接连四次大围剿,都被红军给粉碎了。蒋介石气急败坏,又全国调动了百万军队,借了大量的钱购买武器,自己做总指挥,还聘请了两个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气势汹汹的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所谓“大将无能,累死三军”,此时红军的领导,是从苏联回来的博古(秦邦宪)还有王明。这俩人虽然读了很多年的书还是留学生,说起话来引经据典马克思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根本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眼看战争打响,听说蒋介石请了很厉害的德国军事顾问,有一次博古和一个德国人聊天,听说他打过仗,便请他来做顾问。这个人就是李德,当过连长,后来参加了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的一个军事学院学习过,发表了几篇军事论文。
李德、博古
蒋介石请的是退役司令和上将,博古请来一个连长,听上去双方都是德国人做军事顾问,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博古对李德很欣赏而且信任,本来双方的兵力就有10倍的悬殊差距,再加上一通瞎指挥,最后第五次反围剿惨败收场,中央根据地都待不下去了,只能长征保存力量。
红6军团作为先锋部队,按照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要向西挺进湖南、广西,并最终与红3军团会师。这支队伍,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
任弼时、萧克、王震
红6军团的出动,立刻便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察觉,蒋介石得到情报,调派了中央军以及粤、桂、湘、川等地方军队,以10倍的兵力来进行拦截,下定决心要将红军的这支精锐部队全部歼灭。
红6军团一路遇到了重重封锁,在湖南境内,更是在必经之路上,被敌人以逸待劳设下了4道阵地战。在兵力、武器、补给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红6军团依旧势如破竹杀出了一条血路,不但突破了重围,反而使国民党损失惨重。
一个军团,调了10倍兵力竟然都拿不下,老蒋因此大为光火,但同时他也意识到,打仗不能硬来,哪怕对方的兵力很少。
“逼则反兵,不若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就定在石阡吧!”
蒋介石
吃了几次亏之后,蒋介石定下了新的策略,决定对待红6军不再正面硬刚,他严令湘、桂、黔三省作好防守,等待时机集中兵力对他们进行包围,而后各个击破。
这之后,红6军团的前进之路开始顺风顺水,敌人总是还没开始打呢就跑了,这些举动很反常,但也有可能是被打怕了,这一点没有引起太大重视。
除此之外,老蒋为了迷惑红6军团做到“消其斗志”,还派人在沿途伪装老百姓和邮差,到处散播蒋军的不利消息,什么“军队撤离”、“两广反蒋”等,营造出一种老蒋自顾不暇没空打仗的氛围。
在这种情况下,全军的情绪便难免有些放松,恰在此时,博古又遥控指挥发来了错误的命令:绝未令你们渡乌江向西行动-------
红6军团本来有渡乌江的打算,一连收到三份急电,便决定听从命令,改为向东北走,经过石阡进入江口。
这一下,正中蒋介石下怀,石阡县山高势险正适合做伏击,他集结了湘、桂、黔三省24个团近4万的兵力,在石阡县甘溪镇做好了埋伏。
1934年10月7日,上午10点左右红6军团陆续到达了甘溪街上,然后开始埋锅造饭准备休息。几天以来没有遇到什么敌人,而且贺龙的红3军团也就在几百里之外了,胜利在望,大家难免有些松懈。
中午12点,正是饥肠辘辘该吃午饭时,战斗打响。起初只有一小股士兵,让人以为是当地的民团毛匪,等到队伍被冲散,才发现他们已被重重包围。
这场仗打得异常惨烈,激战10天伤亡过半,最后只剩3000多人冲出重围胜利会师。更让人扼腕抱憾的是,红52团800名战士,竟离奇失踪-------
神秘民俗揭开真相
因为甘溪战役太过惨烈,为了保存全军的有生力量,红52团既做前卫又做后卫,担负着掩护全军突围的重任。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52团在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的带领下,他们不断向南转移,与主力远远避开,吸引走了大批的敌军,主力部队才因此得以冲出重围。
在下达任务时,军团长萧克几次强调,让52团甩开敌人后就尽快与大部队汇合,千万不可恋战。然而,大部队都已经会师多日,红52团却再也没有出现。
萧克
难道他们全部战死了?甘溪一战伤亡惨重,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当时红军大部队也已经开始长征,两万五千里徒步行军,一路千难万险困难重重,没有能力来追究这件事。一直到1936年10月长征结束,红52团的800多名战士也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之后,又是8年抗战及解放战争,红52团就这样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一桩疑案。
但领导心里是挂念着他们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便几次派人到贵州的石阡县去寻访,但没想到是一无所获,竟没有人见过这支队伍。
一直到2002年,这桩疑案都还没有揭晓,中央再次派了杨又铸同志调查此事。
杨又铸当时任职石阡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便开始查阅相关史料。红军两次进出石阡,留下的史料和战斗记载很多,但都跟52团的失踪没有关系,遍翻史册,他终于查到了一个困牛山战斗,但对这个战役,也只有一句话的记载。
困牛山
但这个战役与52团的关系很大,为此,杨又铸带上一些生活用品,便和几个同事一起到困牛山去实地考察走访。
困牛山是石阡县龙塘镇境内的一座山头,这座山虽然只有500米的海拔,但却悬崖林立河谷环绕,非常的难以辨识。就是因为有人在这山上放牛,结果牛迷路下不了山,所以才得名“困牛山”。
到了龙塘镇,杨又铸便和同事们,围绕困牛山的几个村子,分头入户挨家挨户的走访。
没想到,走访几天还是一无所获。为了尽快找到答案,杨又铸一行干脆住到了村民们的家里,与他们拉家常攀亲戚的闲聊,就这样无意之间,有些老人会说起当年红军战斗的事儿。
虽然他们说的不清楚,但红52团曾在困牛山战斗,这几乎是确定无疑的。杨又铸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到清明节、重阳节,附近的村民都会带上祭品香纸等物,到困牛山上去进行祭拜。而困牛山上,并没有哪个村的祖坟,他们去祭拜什么?
“我们不知道,这是本地传下来的规矩,已经好几十年了吧。”
问了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祭拜,但这是他们这一带的风俗。
困牛山,隐藏着很多秘密,而且当年的事迹,已经过去了68年,如果有知情人,他最少也要年近80岁了。
此后,杨又铸便特别留意附近村子里的老者。
有一个已经94岁的老人名叫蔡应举,虽然年纪很大,但他身体硬朗头脑清晰,而且以他的年龄,当年他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不比小娃娃不记事。为此,杨又铸跑了一次又一次,软磨硬泡,有一天,这个老人终于开始讲述那一段往事。
“其实那天战斗打响,我就躲在对面的老君山。红军因为人少,且战且退,最后就被逼上了困牛山,困牛山只有东面地势平缓能上去,其它三面都是悬崖断壁,南面的悬崖有70多米高,下面正是虎井沟。我们年年去那里祭奠,祭奠的正是红军战士-----”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杨又铸找到了目击证人、知情人795个,还找到了幸存战士陈世荣。陈世荣当年只有17岁,因为年纪小身体轻,被挂在树上才得以活命,最后被当地村民收养。
除了目击证人,杨又铸还找到了田海清团长的坟墓和他用过的水壶,还有一个军号,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证。至此,当年的那一段历史,才总算得以大白于天下。
原来,当年红52团从军团的先锋又变成后卫,负责着最艰巨的任务,当他们退守到困牛山上时,幸存战士已经不足400人了。
困牛山三面悬崖,唯一的出口还有敌人在把守,山顶上也没有粮食和水源,敌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以此来逼死他们。
靠着身上携带的干粮和水,再采摘野果野菜补充,战士们顽强的与敌人对峙。而师长龙云经过勘察,发现悬崖边有很多藤条,这些藤条很结实,于是他便带领战士们用藤条编织出粗壮的绳子,顺着绳子下到悬崖底部突围。
有两百多名战士成功的下到了涯底,但不幸的是,敌人有数倍于他们的兵力,早已经将困牛山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才刚到涯底不久便被发现。最后战士们陷入了包围圈,全部壮烈牺牲,师长龙云被抓,因为不愿投降,也被杀害。
为了对付山顶剩余的红军战士,敌人在附近村子抓了许多百姓,让他们在前面带路当肉靶子。
面对无辜的老百姓,红军战士自然不能开枪,就这样步步紧逼,他们被逼退到了悬崖边上,再次陷入了绝境。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红军不伤百姓,也绝不投降,跳崖!”
10月16日的黄昏,当日正是重阳节,晚霞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170多名战士,他们摔碎了枪,就这样纵身一跃,全部跳下了悬崖。
“我们到第二天才敢去看,就在虎井沟底,尸体多到是一窖一窖的。”
蔡应举老人如是说。之后又是连年战乱,村子里的人都小心翼翼的活着,每逢清明,他们就会到虎井沟底去祭奠。后来战争的硝烟散去,虽然老一辈的人逐渐离世,但困牛山附近的村民还保持着清明祭奠的习俗。
杨又铸将此事上报了国家,很快,困牛山建起了红52团烈士陵园,修建了宏伟的烈士壮举纪念碑。这段在历史的尘埃中被隐藏了70年的英雄故事,终于重见天日,让无数人为之流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