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火炮,是战争之神。当火炮出现在世界战争史的那一天,战场的面貌便被完全改变了。在没有火炮的时代,风驰电掣、势不可挡的骑兵曾经称雄于世。然而当火炮出现之后,骑兵的地位逐渐降低,只能进行一些侦察以及长途奔袭的任务。
就在世界各国的骑兵都慢慢退出战争舞台之时,中国的一支骑兵部队却异军突起,让以机动灵活著称的解放军连续吃了好几次大亏。而这支部队正是青海“马家军”——马步芳的军阀部队。
一、马家军为何能克制我军?
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各地军阀林立,而青海马家军则是较为特殊的一支部队。青海马家军兴起于清末回民起义时期,被清廷招安之后,便一直盘踞于甘肃、青海一带。辛亥革命后,马家军的第二代传人马安良投靠了袁世凯。在军阀混战之中,马家军的第三代传人马麒投靠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原大战后,见风使舵的第四代传人——马步芳又成了蒋介石的部下。而马步芳的军队被称为“青马”,与盘踞于宁夏的“宁马”马鸿逵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单从数量上看,“青马”最多时也不过数万之众,其中步兵和骑兵各半。在国民党军之中,“马家军”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只属于三流水平。但“青马”骑兵的战斗力却不容小觑。其士兵多来自甘青两省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子弟,凝聚力极强,作战凶狠顽强,悍不畏死。
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直接与马家军为邻,并与其进行了数次搏杀,但我军总是败多胜少,多次吃亏,甚至比对阵装备精良的中央军还要艰难。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马家军的战术对我军确实非常克制。我军装备不佳、人数不众,但却机动性极强、作战飘忽不定,而且士气高昂、吃苦耐劳。
反观国民党中央军和绝大多数地方军阀,他们战术粗笨、行动迟缓,因此我军经常能够通过不断运动找到敌军的破绽,最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之。由于国民党军的士气普遍不高,不敢进行刺刀见红的近战,因此我军往往只消一个冲锋,就能成建制地俘虏敌军,以最小的伤亡做最大的“买卖”。
而与“马家军”作战,则不同。红军速度快,“马家军”的速度比你还快。两条腿再能跑,岂能胜过四条腿的马?更何况一名“马家军”骑兵往往拥有两三匹马,可以换着骑。我军辛辛苦苦跑了一晚上路,“马家军”的骑兵往往只消几个小时就能追上,如附骨之蛆一般。
因此在与“马家军”的作战中,主动权完全在“马家军”一边。马家军的骑兵几乎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军即使击败敌人,也无法追上并歼灭其有生力量;若我军不幸失利,则逃也逃不掉。
不仅如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