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淮洲和粟裕,两人一个参加的是秋收起义,另一个参加的是南昌起义。最后,两人都上了井冈山,都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打仗。寻淮洲和粟裕在军事上都是悟性极高之人,甚至可以说是军事上的天才。
寻淮洲在与敌作战中屡立奇功,曾创造过1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全歼敌人1个精锐团、溃敌两个营的记录。他因战功升迁很快,1933年11月,21岁的寻淮洲即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军团长,是红军几大军团当中最年轻的军团长,甚至比号称“红军之鹰”的林彪还要年轻。
粟裕也是累立战功。特别是七溪岭战斗,被誉为“青年战术家”的粟裕,曾创造过9个人俘敌上百人的奇迹。成立红七军团后,粟裕任参谋长,与军团长寻淮洲搭班子共事,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这样两个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为何在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征程当中,所打的仗不怎么理想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尽管寻淮洲和粟裕一个是军团长、一个是参谋长,但实际上他们在军事上没有最后的决定权和话语权。
据《粟裕战争回忆录》记载:当时,中革军委给红7军团派来一个中央代表,他叫曾洪易。红七军团自踏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征程开始,“大权一直把持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和政委乐少华手中。曾、乐两人“对红军中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有实战经验和领导水平的干部,采取排斥和不信任态度”。这样一来,寻淮洲在军事上的决策力和话语权就大大打了折扣。而粟裕作为参谋长,居然连军事委员会成员都不是,更谈不上什么话语权了。
关键是曾洪易、乐少华对军事上实在是外行。而外行还偏要显示权威,强行干涉制约内行。粟裕这样回忆说:乐少华“对行军作战都要指手画脚瞎指挥,有时军团长刚下命令部队展开,乐少华则要部队撤下来,使下级指挥员无所适从”。
粟裕深为军团长寻淮洲鸣不平。他认为,寻淮洲作为军事上的一把手,“却无法行使军事指挥权”。这样下去,仗根本没法正常顺利指挥。更为遗憾的是,红七军团的两个军政主官,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是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一开会就吵架,天天如此,几乎造成指挥上的瘫痪”。
指挥是“龙头”、是核心、是关键。红七军团这样的一个指挥现状,很难形成整体合力聚焦到指挥打仗上去。特别是寻淮洲、粟裕两个军事上的负责人,因没有决定权、话语权,使得他们的军事天赋不但发挥不了,甚至基本上都给内耗和泯灭掉了。
特别是粟裕,夹在三个人之间,更是艰难。尽管他也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甚至得到了中下层干部的广泛拥护,但却“根本得不到曾洪易、乐少华重视”。加上他在军事上赞成寻淮洲的主张,“出于公心,维护军团长寻淮洲的权威”。因此,乐少华对粟裕非常不满,甚至训斥粟裕是“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分子”,还一度“扬言要撤粟裕的职”。对此,一向平易温和的粟裕,都实在忍不住抗议说:“你还没有资格撤我的职”。
作为参谋长,粟裕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尽心尽职。每次提出建议和方案后,“送给曾洪易、寻淮洲、乐少华,等三个人签名盖章都同意后再去组织实施”。
众所周知,指挥需要集智聚力,需要决断果断,需要主动性创造性。而红七军团领导班子之现状,即使寻淮洲、粟裕再有军事天赋,也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也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所以,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一路征程下来,尽管也打了一些胜仗,但总体来说并不理想,是有深一层原因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