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诚是谁?陈诚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字辞修,别号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他从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起,开始了其戎马生涯。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直至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政治部长、军政部长、参谋总长等职。
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到台湾后,陈诚的职位进一步提升,曾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副总裁等职,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据史料记载,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被称为“小委员长”。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仅是上下级,还因政治联姻而成为蒋介石的干女婿。
陈诚在台湾主政期间,推行了土地改革、经济建设、教育改革等措施,对台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台湾民众亲切地称为“陈诚伯”,后于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在台北去世。
陈诚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经历丰富而繁杂,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
蒋介石一开始并不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一职,其背后竟隐藏着一段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1948年年底,蒋介石与陈诚几乎同时处在各自生涯的一段“谷底”:蒋介石的地位受到来自桂系的巨大挑战,面临下野,陈诚则因东北战败,在国民党内备受责难,被解除职务,有人甚至直呼“杀陈诚,以谢国人”。
陈诚虽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之一,现有的研究多指蒋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是其下野前处心积虑的安排。但有关资料却显示,这个任命背后竟有一段不为人所知的秘辛。当时,蒋介石内外交困,用人捉襟见时,而陈诚恰巧在台湾养病已半年,可就近上任。
蒋介石在 1948年11月开始考虑更换台湾省主席之事,他最初考虑的人选并非陈诚。在国民党内对陈诚的一片责难声中,蒋介石虽刻意祖护,但对陈诚也有微词:“辞修由东北回京,精神萎靡,病态益著,更增戚。”在蒋1948年下半年的日记中,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陈诚的名字,换言之,陈诚一度淡出蒋介石的视线。
11月8日,在台湾养病的陈诚托人给蒋介石带信,称“迩来身体日有进步”,而担忧时局危急,“深愧未能为钧座分劳”。言下之意想出山为蒋介石分忧。蒋介石并不领情,仅简单回复称:“此时弟仍应适心修养,不必以时局为虑。”之后的一个月里,陈诚连续5次给蒋去函电,或长篇建议,或通报情况,其中不乏效仿蒋介石赴永丰舰助孙中山于危难的想法,并有“哲共患难,共支危局”之表示,蒋介石均未回复。
到12月,蒋介石明显感到美国与桂系的双重压力,着手下野前的部署12月23日,蒋介石才想到要启用陈诚,他在日记的“预定”事项中记道:“三辞修任衢州绥靖主任”。
25 日,蒋介石又记道:1.辞修任衢州绥靖主任;2.霓(翁文灏)调台湾主席;3.经国(蒋经国)台湾省党部主委。
可见,在蒋介石最初的考虑中,台湾省主席由翁文灏担任,陈诚仍任军职。1947年平息了“二二八事件”之后,为安抚民心,蒋介石特意选择文官魏道明接替军职的陈仪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蒋介石初定替代魏的翁文灏也是文官。他为何在4天之后突然改变主意,命陈诚任省主席,其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