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粟裕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神”一级表现,必绕不开饶漱石。因为,饶在这两个时期分别是新四军政委、华东局书记和华东军区政委,一直是一把手,是粟裕的顶头上司。很多军迷们会问,他们二人之间关系如何?合作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关于这方面很少有记述。1958年错误批判粟裕的时候,有人“曾把粟裕说成是饶漱石的人”,但即使在那种“高压”之下,粟裕仍予以反驳,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

不过,毕竟从“皖南事变”之后算起,粟裕一直在饶漱石手下工作,直到解放。这中间有七八年的时间,应该不算短。分析研究一下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与合作,对了解那段历史不无裨益。

首先,帅克想说一下总的看法:饶与粟二人关系不错,合作也不错。不过,不错归不错,但也仅此而已,或者说仅是工作上的关系与合作不错,并未有所超越。饶漱石与陈毅因“黄花塘事件”导致关系较差,军史上已有明确说法。但对饶与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更多负面记载。就此,我们略作具体分析:

一是粟裕如果没有饶漱石这个一把手在后方的有力支持,粟裕是不可能一心投入到打仗中去的。

这种支持包括组织上的、人事上的、后勤上的,等等。在这方面,粟裕是有切身体会的,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期间、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因为当时的一把手政委对粟裕有看法,导致粟裕不能大展身手,全力投入到打仗中去。

1947年7月,战略进攻开始后,由于“七月分兵”等各种原因,导致南麻、临朐两个战役没有打好。这使得陈毅、谭震林对粟裕“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谭震林还专门给粟裕写了一封信。而此时以饶漱石为书记的华东局,却没有半点指责,相反却发来了一封洋溢着关心的电报:“二十年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近两个月来的战斗,虽未能如5月以前那样取得伟大胜利,却已给敌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均较大,主观上虽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自74师歼灭后,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任何一把手,都需要有一个能人来冲在第一线,战争年代更是如此。

从这点上说,饶漱石作为华东战略区的一把手、当家人,肯定非常需要粟裕这个“战神”来撑起打仗这个主业,只有打仗这个主业撑起来了,一切才好说。而事实上,正是因为粟裕解放战争开战以来,打了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个接一个的大胜仗,才使华东战略区表现在各战略区中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高度肯定和表彰。战争年代打胜仗是硬道理。在这一问题上饶是需要粟的,甚至是离不开粟的。

三是粟裕一直在前方打仗,实际上与饶漱石接触并不多,两人完全是工作上的关系与合作。

饶漱石自律极严、不苟言笑、城府较深,这种人原则性很强,一般不可能跟任何人走得很近的、有深入交往的。而粟专注于谋划和指挥打仗,拉关系、套近乎也不是他的特长。这使得两个人的关系不可能超越工作关系而更近一步。事实上,两个人都是很讲原则的,也不太可能出现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举一个例子,车桥战役打完后,虽是一个漂亮仗,但由于饶漱石担心过分刺激日军而招致报复,因此,对这场战役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经粟裕的反复解释后才作罢。

至于1958年错误批判粟裕时,有人说在“黄花塘事件”中,粟裕支持饶漱石赶走陈毅。实际上粟裕一直在前方打仗,根本就没参与那次事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军部的情况很不了解,对饶漱石制造的‘黄花塘事件’我们根本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饶与粟前后有七八年的共事时间。而在这七八年间,特别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间,恰恰又是粟裕迭创战功,最为辉煌的时期。实事求是讲,作为粟裕的直接上级,谈粟裕的战功和组织指挥的战役,饶漱石确实是绕不开的一个历史人物。且不论建国后饶漱石如何走向另一面,但至少在主政新四军和华东战略区的那些年间,粟裕打的那些胜仗是离不开饶漱石的支持的,或者说饶漱石能当那么多年的大战略区的一把手,肯定是有他的能力和特点的。帅克以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勿须讳言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