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一位曾经被低估了的文史大家
虞云国 陈子善 江晓原 陈引驰
周立民 严晓星联袂推荐
识草木虫鱼,过情趣人生
书 名:《草木虫鱼(图文精选本)》
著 者: 邓云乡
丛 书 名:邓云乡集
书 号:978-7-101-16754-2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定 价:66.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布面精装带腰封
字 数:133千字
页 码:304
CIP分类:I267.1
主 题 词:邓云乡;老北京;博物学
上架建议
传统文化/大众读物/博物
编辑推荐
◎被低估的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出身于文化世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学有渊源,功底深厚。又游走于俞平伯、谢国桢、顾廷龙、谭其骧等前辈学者间,耳濡目染,治学与为人颇有大家风范。其撰写的有关燕京民俗、掌故等读本,被谭其骧先生赞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
◎上承传统而为草木虫鱼立传。有关草木虫鱼的著述,《诗经》《礼记》《楚辞》等先秦典籍开其端,《尔雅》《说文》《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等书继其后,到唐宋之后各种“谱”“录”的出现,蔚为大观,形成了兼具认识、实用、艺术情趣的中国博物学传统。邓云乡先生博闻强识,熟读有关草木虫鱼的文献资料,下笔时信手拈来,且已蕴含认识、实用和艺术情趣三大方面学问。
◎有情趣的博物美文。邓云乡先生深谙中国博物学传统,被誉为继周作人之后中国传统博物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了邓先生畅谈草木虫鱼的文章40余篇,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有妙趣横生的掌故趣闻。他笔下的草木虫鱼往往充满灵性,富有情趣。他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赋予笔下的草木虫鱼独特的生命气质,引领读者进入人性人情的世界。
◎美文与图片相映成趣。本书配有各类图片达70余幅,涉及众多门类,包括古代传世绘画作品、动植物图谱、画像石、金属器物、瓷器、书影、老照片、烟标等,与作者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内容简介
邓云乡被誉为继周作人之后中国传统博物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他畅谈草木虫鱼的文章40余篇,一方面上承中国博物学传统而为草木虫鱼立传,另一方面重点揭示草木虫鱼所蕴含的精神与情趣。尤其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赋予笔下的草木虫鱼独特的生命气质,引领读者进入人性人情的世界。
作者简介
邓云乡(1924.8.28—1999.2.9),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红学家。1936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因工作调动定居上海。撰写了多部有关旧京遗事、燕京风物、北平民俗等方面的作品,被谭其骧先生称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同时,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以着重生活风物、服饰饮食等考证著称,更因《红楼风俗谭》一书成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的民俗指导。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宣南秉烛谭》《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草木虫鱼》《云乡话食》《云乡话书》等,均已收入中华书局2015年版《邓云乡集》。
专家推荐
虞云国:
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久寓文化古都,交游耆旧名宿,历经世变沧桑,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学殖深厚,腹笥丰盈,出入古籍今典,融会目睹亲见,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谙通于饮食厨馔之道,红楼说梦不啻独张一帜,燕京谈往堪称如数家珍,独运妙笔,撰为美文,砚耕勤奋,著述宏富,不仅见重于学术圈,而且驰誉于读书界。为契合当下阅读风尚,特选其集中引人入胜的文章,插配与行文相映成趣的图像,推出图文精选系列的《邓云乡集》。涉及的专题雅俗共赏,说掌故娓娓道来而见著者才情不凡;适应的对象少长咸宜,长知识应接不暇而令读者开卷有益。
陈子善:
邓云乡先生是我敬重的文坛前辈。在我看来,邓先生热情诚恳,尤其关爱后学。而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清澈坦诚,不板着面孔,不居高临下,而是娓娓道来,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平等地与读者朋友交流。邓先生是北方人,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他著述丰硕,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写北京的。他迷恋北京四合院,在他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充满烟火气;他又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写《红楼梦》的书一本又一本,开了深入考证红楼风俗的先河;他还费了不少心血,以鲁迅日记为线索,旁征博引,写下了《鲁迅与北京风土》,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总之,若说邓先生是独树一帜的掌故家、散文家、红学家,决不是过誉。
江晓原:
邓云乡的文化随笔,学养深厚,题材广泛,心态平和,文笔隽永,广受好评。作者虽信马由缰,拉杂言之,读者仍兴味盎然,读之忘倦。其著作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凡17种,卷帙颇繁。此次中华书局推出图文精选本,自每种中精选内容,小册在手,图文并茂,阅读弥增快感。读其书,长知识,广见闻。作者于帝京风物,尤多留意,沧桑之感,时见笔端……
陈引驰:
邓云乡先生笔耕不辍,多为短章,汇聚成书,转成宏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作特点,加上他的文字质朴而有味,读者开卷有益,任意翻开一页,便能乐而忘倦地看下去。更重要的是,邓先生对于北平旧日的风物民俗,极为熟悉,这种熟悉,既由时时留心文献而来,也缘自早年的生活体验和终其一生的念念不忘;他许多有关《红楼梦》的文字,秀出时贤之处也正在风俗方面——通过邓先生的文字,我们很容易进入具体、可触的生活场景中,无论这种生活场景是真实历史的,或是文学虚构的。
周立民:
邓云乡学识广博,天文地理、节令习俗、红楼鲁迅,无所不谈,每谈无不兴味盎然。有人以“红学家”“民俗学家”称他,相对那些标准的学术著作,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学术随笔,读惯了那些模式化的高头讲章,邓先生的文字融化了学术的块垒,从细处见大学问,别开生面。于是,旧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习俗礼制,在他的笔下都复活了,对旧京及其文化的依恋,使其文字有情感润泽,落入当代人心间亦不隔膜,反而有春风化雨的感受。此时,我们又会发现,邓云乡所讲没有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关于生活文化的叙述,它让我们对自己最为熟悉的生活有了重新打量和认识的契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品味、享受,不应当只停留在物质、欲望的层面,还应有更高的文化认知和感受。——邓云乡的作品无疑是引导我们重识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好最难得的读物。
严晓星:
邓云乡先生有着多重身份,红学家、散文家、美食家等,而我最看重是掌故家。他跋涉在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特殊年月,“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就在掌故中穿梭,与掌故生活在一起,万物皆成掌故。学识渊博,文笔又极好,春雨青灯,水流云在,旧家气息,时代沧桑,无不摄入笔底,激起一代代读者的心头微澜。
目 录
草木虫鱼知识
话兰
荷与莲
菊有黄花
寒梅
海棠
牵牛·凤仙
芍药
牡丹
茉莉
桂花桂树
毒草
罂粟
烟草
水烟·纸烟
树之以桑
梧桐
银杏王
白果树故事
古槐
槐荫文化
故园草木(之一)
故园草木(之二)
寒窗花草
蟋蟀
斗蛐蛐· 听蝈蝈
虫趣话蜗牛
萤火虫
蝉与蛙声
苍蝇(之一)
苍蝇(之二)
虱子(之一)
虱子(之二)
龟寿
蝙蝠
鹦鹉
燕子·麻雀
小金鱼
鱼之乐
种鱼术
弄虫蚁(上)
弄虫蚁(下)
草木虫鱼文献
精彩章节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总觉得知识分子的学问是应以经邦济世为主的,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最高的理想是王佐之才,澄清天下之志,舍此之外,似乎再无学问。 扬雄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连一些才子自命不凡的诗词歌赋都认为是“雕虫小技”,况等而下之为草木虫鱼作注释者乎? 不过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贤之志,以及大量表面讲圣道、胸怀窃国志的“英雄”们的口头禅,而并非凡人所能想象的。
兰花是文人的花,也是江南的花,野生的兰花生在江南冬天不结厚冰的常绿山中。在寒冷的北国,一到严冬,大雪封山,只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松柏,还能青苍挺立。柔弱的兰花,叶既无法生存,根也要冻坏了。因此在北方很少听说野生的兰花,纵然有,也都是人家种在盆中的。
荷花也是足以代表悠久文化的花,它也可以入乐,梅花有“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梅花三弄》,荷花也有“开口便唱《莲花落》,落尽莲花哪有人”的《莲花落》,这却是真正的平民文学呀!
在中国,花总是与文化关联着;甚至,总是和文学艺术联系着的。说到菊花,人们首先想到就是几千年前的老话:“鞠有黄华。”接着就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闲适。至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又是闺秀情怀,千古绝唱了。
细思人类草木虫鱼的学问,第一是实用方面的,第二是认识方面的,第三是艺术情趣方面的。实用方面是为了生活生存的需要,人能于草本植物中分出谷物和草,于木本中分出可食者与不可食者,等等,这是实用方面的。在草中、木中、虫中,又能分出不同种类,好的,可利用的,不好的,有害的,其细微形状、特性,生长情况,等等,这是认识方面的。懂得看花的光芒、色彩,听鸟声、虫声,思大树之年龄,感草色之芬芳,凡此等等,这是艺术情趣方面的。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版式图5
版式图6
实 拍 图
实拍图1
实拍图2
实拍图3
实拍图4
实拍图5
实拍图6
实拍图7
实拍图8
实拍图9
实拍图10
实拍图11实拍图12实拍图13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