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经济有一定的了解,你大概率听过某位著名的经济学者、在电视屏幕上讲过:中国人工资占GDP的比重为8%(2012年数据)。
最近,作者看到很多网友在讲,说2023年我国工资占GDP的比重为9.4%(经过十多年发展,比前面那位学者有进步,至少会用小数点了)。
作者找到了这一说法的计算方式,此方法引用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说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为118,559亿元,结合同期GDP1,260,582亿元,可得到:
118559/ 1,260,582*100=9.4%,所以答案是9.4%,看起来没错。
但这里面有两个错误,一个是虚构了数据,一个是统计范围的错误。
我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是一份公开资料,你可以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里面没有提及工资总额。
不过,在《中国统计年鉴2024》(对应2023年数据)有提及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答案是197416亿元。
《中国统计年鉴2024》也是一份公开资料,也很容易找到和验证信息的真伪。
所以,前述118559亿元的说法,显然是虚构了数据,属于虚假信息。
另一个错误是统计范围的错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两个限定范围,一个是城镇地区,另一个叫单位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以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等,不在统计范围内。
所以,用少数区域的数据,来界定全国所有就业人员的情况,属于错误的表述方式。至于得到的结论正确与否,请接着往下看。
在我国,提及工资的宏观数据,除了前述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外,还有一个叫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有一项叫工资性收入)。
跟前述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有所不同的是,工资性收入,是覆盖所有人口(包括老人和小孩)的统计数据。
所以,我们可以用工资性收入X当年人口,得到全国所有人口的工资性收入总额,再除以当年GDP,可得到工资占GDP比重。
另外,在各省的统计年鉴中,也收录了按照收入法统计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但这组数据只更新到2017年度(部分为2018年度),之后不再采用收入法衡量GDP。
将各省收入法GDP中的劳动者报酬数据相加,再除以全国GDP,同样可得到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
有了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一张图表,观察历年来工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两种统计方法下的区别。
将各省按照收入法GDP中的劳动者报酬数据相加,再除以GDP,得到工资占GDP的比重,从44%到50%不等。
同一时期,按照工资性收入X全国人口得到的工资占GDP比重,则分布在23%到29%区间。
由于收入法GDP采用了与国际社会相同的统计方法,所以前者理论上是更准确的统计结果。
在作者看来,后者是更直观的、基于调查得到的数据。
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可间接证明工资所占比重。在2023年支出法GDP中,最终消费支出为70万亿元,占GDP比重为56%,其中居民最终消费49万亿元,占比39%。
在你看来,哪一组数据,更能反映工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