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塘事件”后,针对饶漱石和陈毅之间产生的严重矛盾,毛泽东决定暂时让两人分开,电示陈毅来延安,他在给陈毅的电报中这样说道:
“我们希望陈来延安参加七大。前次你们来电要求以一人来延,那时我们不知你们间不和情形,现既有此种情形,而其基本原因,因为许多党内问题没有讲通。如陈来延安参加七大,并在此留住半年左右,明了党的新作风及应作重新估计的许多党内历史上重大问题......如对此问题充分明了,则一切不和均将冰释,并对党有极大利益”。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陈毅于1943年11月25日启程,经过近百日数千里的行程,辗转来到延安。
本来,陈毅一见到毛泽东,除要全面汇报华中抗战总体形势外,当然还想向毛泽东倾诉“黄花塘事件”挨饶漱石整的问题。但毛泽东却先给陈毅“浇了冷水”,对他说:“如果你谈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谈华中抗战的经验,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请你谈3天3夜。至于与小饶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提。关于这件事,华中曾经有个电报发到中央来。这电报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给你看,但是我看还是暂时不要看为好”。
陈毅是个讲政治、讲原则的人,见毛泽东这样一说,他马上回复说:“那我就不看,华中的事也就不谈”。
毛泽东则说:“我欢迎你这个态度”。
之后,陈毅便一直留在延安,参加整风,参加七大的准备工作,参加外事工作,参加毛泽东交待的一些特别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毅被选定为七大“军事报告的起草人”。这使得陈毅在延安期间一直处于比较忙的工作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一些问题看法的不断深化,随着与毛泽东的接触越来越多,陈毅在延安期间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回信中这样表扬陈毅:“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
《陈毅传》这样称:“15年前,他在闽西同毛泽东等的交往和在上海同周恩来等的讨论中,曾获得了他思想上的一次飞跃。15年后在延安,他又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帮助下,获得了第二次飞跃。一年以后,陈毅回到华东,有人问及他对毛泽东的印象,他说:毛泽东进步太大了,我是望尘莫及”。
“七大”闭幕后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党又投入到了新的对国民党的斗争当中。此时,对于陈毅的工作安排问题,中央和毛泽东作了审慎的研究,曾一度考虑过派他去东北,但最终还是觉得他对华中的情况更熟悉,最后还是决定派他回华中。为此,毛泽东专门找陈毅进行了谈话。
对于回到华中工作,尽管陈毅心理早有思想准备,但他还是顾虑重重,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和饶濑石的关系问题。于是,陈毅向毛泽东坦诚地说道:“回华中去恐怕没有事做,不起作用”。
对于陈毅的顾虑,毛泽东当即对陈毅说道:“怎么不起作用,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起作用”。
于是,陈毅答应下来,并向毛泽东表态说:请中央放心,回华中后一定把工作搞好。
就在陈毅飞离延安的第二天,中央便发了封电报给华中局:“陈毅同志昨日飞抵太行,转赴华中。陈态度很好,一切问题均谈通。分工:饶为书记及政委,陈为军长及副书记,其余不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