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频繁换将实在不应该
1948年10月10日,塔山之战打响后,蒋介石原本委任华北“剿总”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为指挥官,但由于此时他还尚未到任。因此,蒋介石临时委任54军军长阙汉骞先行代为指挥。国军很讲究论资排辈,以阙汉骞一个军长的资历、威望、能力,指挥塔山这样一个战役规模战事,应该说有些勉为其难。
11日,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抵达塔山前线后,便开始履行指挥之职。按说,以侯的资历、威望、能力,应该能够应付塔山之战的指挥。但问题是,侯本人并不想到塔山来淌这个浑水,可以说是被蒋介石“赶鸭子上架”的。
锦州于15日被攻克后,蒋介石又作了新的部署调整。16日,他“改派已在葫芦岛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为第三任指挥”。陈铁是卫立煌的嫡系,此时用他指挥,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21日,蒋介石又派杜聿明任第四任指挥。他是从徐蚌战场上临时被蒋介石拉来“救火”的。甚至他在东北的官职也是蒋介石临时任命的。杜聿明深知,此时已无力回天,他只能是帮着收拾残局而已。
临阵换将历来为兵家所大忌。辽沈大决战塔山之战如此重要,前后十多天时间,蒋介石却换将达四次之多。不输才怪呢!
第二个原因:休整一天实在不应该
塔山激战两日后,双方均有不小的伤亡。按说占据优势的国民党军应该不给解放军以任何喘息,接着发起第三日的进攻。但是,国军却作出了12日休整一天的决定。
休整的主张主要来自于战地督查组长罗奇,他心里有个“小九九”,以为凭借国军的综合优势,拿下塔山不成问题。他想把这个头功让给刚赶到战场参加作战的“赵子龙师”来拿。他曾是这个师的老师长。当时,“赵子龙师”刚到塔山前线,需要全面熟悉战场情况。于是,罗奇向东进兵团总指挥官侯镜如提议,第三天(12日)休战一天,各部队熟悉战场情况,重新调整进攻部署。
罗奇毕竟是代表蒋介石的战地督查组长,加上侯镜如本身对塔山的战事并不积极,既然罗此时提出休战一天,侯镜如自然是做个顺水人情,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
兵家作战,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国民党军这一天得到了休整和调整。而共产党的军队恰恰利用这一天把已打坏的工事进行了重新加固,部署重新进行了调整,士气重新进行了动员。
第三个原因:战术愚蠢实在不应该
以13日担任主攻的“赵子龙师”为例,他们的进攻采取“波浪式”的战术,“以一团分成三波,一个营兵力为一波,一营伤亡了,二营接上冲击,二营伤亡了,三营接上冲击,并且另用一个团兵力施行侧击”。
守卫塔山的四纵一位团长后来回忆道:“第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冲锋枪,第二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轻机枪,一律使用轻武器。那些军官好象是吃了刀枪不入护身符的红枪会头子,远远地跑在队伍的前头,拼死卖力,他们把尸体垒成活动工事,向我们阵地一步步推进,进攻的凶猛程度是几年来没有见到的”。
看起来,敌人的战斗作风和战斗意志极为彪悍,甚至一点都不怕死。但问题是这种战术在冷兵器时代或许是个不错的战法,但在已经有了机枪、大炮作为支撑的防御面前,这种所谓的不怕死,实际上等于白白送死,实在不值得提倡,甚至有些愚蠢。
兵家作战,讲究得当的战略战术,“赵子龙师”这个打法,不到两天,就伤亡一大半,不得不由一个满编师的编制缩编为几个营的编制,可以说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第四个原因:协同太差实在不应该
协同要靠主动性、配合性。而国民党军派系林立,相互轻轧。加上塔山之战频繁地更换指挥官,这使得整个塔山之战,国军的协同配合始终不到位。本来,国军有蒋介石亲自督阵,陆海空三军可以很好地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打一个堂堂正正的立体进攻战,但这种情形一直没有出现。
如果仅是协同配合不到位也就罢了,关键是有时还出现误伤自己,这就十分不应该了。14日的一次轰炸,“国军空军向塔山投下两枚五百磅炸弹,一枚落在塔山村后高地斜坡,另一枚落到塔山河滩西岸国民党军阵地,伤亡连长以下数十人。当时官兵大骂空军盲目投弹,炸到自己人头上来了”。
可以说国民党军每次大的决战会战都存在指挥协同不到位的问题,这是个通病。塔山之战也不例外。究其根源,还是国民党蒋介石的军队将帅离心离德,派系相互轻轧所致。到头来,尽管国军有强大的海空军做后盾支撑,但往往因为协同配合不到位,而使得这种作战效能事倍功半、大打折扣。
主要参考资料:《辽沈战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辽沈战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