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台岛的联合利剑A演习展开之际,解放军公布的演习区域示意图就被发现,在临近大陆的台湾海峡西侧,有几处被画圈特殊标记的区域。
其中位于最北端的一处便是东引岛,目前被台当局实际军事掌控,岛上虽然有少量的渔民居住,但是台当局在这里的驻军人数数倍于居民。
这里有一支重兵把守的台军部队,总人数约为3000人左右。其编制由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以及多支涉及通信、后勤的相关部队共同构成。
东引岛实际并非一座小岛,而是由东引、西引两座花岗岩小岛共同组成的,总面积也仅为4.35平方公里。
为了更好的实现驻军,台当局不仅从当年国民党败退之后就在此开始进行大力建设,在岛上修建了公路和营房,同时修建数百米的跨海大桥来连接东西两座岛屿。
而且更是几乎将山体全部挖空来建设掩体,使之成为台军北部防守的前沿堡垒,在国民党蒋介石统治时期,还曾寄希望于将其当作所谓“反攻大陆”的前哨站。
别看其距离台岛西北的淡水河口最近的直线距离也要160公里左右,但是距离大陆沿岸却只有不到50公里,过去这里重兵把守的确对大陆沿岸产生了不小的威胁。
而如今两岸军事实力此消彼长,东引岛不再能成为威胁大陆的前哨,但反过来又成为了解放军统一台岛的一大障碍。
东引岛是如何成为统一台岛阻碍的?岛上的军事实力又究竟有多强?坚固的防御工事成为解放台湾不可回避的问题!
整个东引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完全是一座堡垒化的岛屿,而且其刚好处在台湾海峡最北端入口处,是可监控解放军海空兵力以及登陆力量,自北向南攻击台北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当然以这里的少量兵力,根本不可能挡住解放军的攻势,但同时由于这座堡垒化岛屿的顽固性,如果不加重视,很有可能会在军事进攻的过程中受其骚扰。
而如果动用兵力提前解决这一问题,又不那么容易拿下这座“堡垒”。
虽然这座岛上驻守的台军陆战力量只配备了M113装甲输送车这样以输送人员为主要任务的装甲车,在火力上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搞所谓抗登陆射击只能用悍马架机枪来糊弄。
而能够进行中近程重火力打击的,也只有几乎都成为古董的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等装备。
但是依托东引岛山体的硬质花岗岩外壳和深入地下的堡垒工事,隐蔽起来的老旧火炮阵地,依然能够在反登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更何况岛上还布置了多套雄风2反舰导弹系统和天弓2防空导弹系统。天弓2不仅配备了相控阵雷达,而且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同时为了应对低空和近程目标,还装备了毒刺防空导弹。
尽管这些武器系统性能不一定有吹嘘的那么好,部署理念也可能相对落后。
但是隐蔽在东引岛的密林山谷之中,在战时一通乱射,势必会对我军渡海作战的海空力量产生干扰和阻碍。更何况台当局还准备引入更先进的雄风3和天弓3导弹。
面对台军据守的东引岛,如果战时解放军该如何攻破?是强攻还是智取?
对于解放军而言,想要以最快速度拿下东引岛其实很简单,都不用动用舰船、战机等海空装备,也不用使用导弹,更不用进行登陆作战。
直接用远程火箭炮进行火力覆盖,任何坚固的工事和堡垒,在超饱和的攻击之下都会被完全瓦解。
但是岛上毕竟有数百名渔民居住,尽管更多的还是台军人员,但少量的普通居民恰好就是台当局拿来让解放军投鼠忌器的“人质”。
所以如果岛上台军能够在战时审时度势,主动投降,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一旦负隅顽抗,解放军还真不好不管不顾完全轰平东引岛。
而且动用大量重火力去打击东引岛,实际是偏移了主要任务,有点浪费。毕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核心的台湾本岛。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封锁围困,逼其就范,可以先用精确制导武器,打掉岛上布置的反舰和防空导弹系统。
这些装备都有相对较大和相对固定的阵地,很容易被解放军三下五除二的解决。
之后面对没有远程火力攻击能力的守军,完全可以动用海警或海军轻型护卫舰等二三线水面力量,对其进行绕岛围困,切断其补给线。
而岛上与外界的联系,除了一座主要的中柱港外就只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完全可以轻松实现封锁。这也就是联合利剑A演习中,为何会派海警船在其附近海域进行联合行动的原因。
一旦实现围岛成功,岛上的物资储备再多也无法供应3000多人长时间消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束手就擒,而我军同时又不用在这里花费力气。
毕竟即便是登陆作战,东引岛也不适合强攻,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几乎没有沙滩,当然是智取最为有利。
热门跟贴